黄体破裂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19-06-2564538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黄体破裂的症状有腹部疼痛、阴道出血、嗜睡或疲倦感、乳房胀痛或敏感、外阴瘙痒等症状。
1、腹部疼痛:黄体破裂时,可能会感到轻度到中度的腹部疼痛,类似于搏动或痉挛感。这种疼痛通常是短暂而间歇性的,可能会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
2、阴道出血:黄体破裂时可能会出现少量的阴道出血或排出的血液。这种出血通常比月经期间的出血量要少,并且持续时间较短。
3、嗜睡或疲倦感:一些女性在黄体破裂期间会感到嗜睡或疲倦。这可能是由于黄体破裂后产生的激素变化引起的。
4、乳房胀痛或敏感:一些女性在黄体破裂期间可能会出现乳房胀痛或敏感的感觉。这可能是由于激素变化的影响。
5、外阴瘙痒:若是没注意外阴护理,合并有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外阴瘙痒。
建议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就医,明确严重程度后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相关推荐
黄体功能不全是怎么回事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诊断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病因
如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引起的

黄体功能不全也就是黄体功能不足,它是一种有排卵性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这样的女性在临床上一般它是有周期性排卵的,所以它的月经是规则的,但是月经周期是受缩短的。因为卵泡可以正常发育,也可以正常排卵,但是在黄体期的时候,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会分泌不足,所以导致黄体过早的衰退,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所以黄体期缩短在临床上表现为整个月经的月经周期会出现缩短的现象。许多原因会可以造成黄体功能不全,所以女性在卵泡期时,卵泡的雌激素缺乏,这卵泡发育缓慢,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的正反馈不足,卵巢本身发育不良,排卵后形成颗粒细胞的黄素化不良,从而也会导致孕激素房分泌减少等等。
黄体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正常黄体寿命为(14±2)天,如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10天,则引起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不孕、重复和习惯性流产...
黄体功能不全会不孕育吗
黄体功能不足易导致卵泡发育不良、黄体生成不完全和黄体本身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是诱发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黄体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不孕或流产,而流产主要发生在孕早期。患有本症的病人平时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只是可在几次月

排卵期促黄体生成素多少正常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也就是卵泡期,一般正常值在2到10U/L左右。在月经中期的中间,也就是排卵期,一般在20到100U/L左右。排卵期随着LH峰出现,会诱发卵巢排卵。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也就是黄体期,LH出现下降,恢复到2到10U/L水平。这是LH值的大致范围。促黄体生成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激素,简称LH。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具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女性的卵巢,促进卵巢生成雌、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LH在排卵期会出现高峰,刺激卵巢排卵。这是LH的主要生理作用。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黄体生成素,也叫黄体生成素,是由女性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女性卵巢生成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会出现峰值,促进卵巢排卵。黄体生成素在女性月经周期中是波动变化的。一般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即卵泡期,大致范围在2到1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时期,一般在20到10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后半期,一般又回落到2到10(单位/升)左右。绝经以后,一般在10到50(单位/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