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梗阻性黄疸

发布时间:2019-11-2649419次浏览

黄疸新生儿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黄疸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梗阻性黄疸就是其中一种,主要就是因为胆汁进入肠道过程受到阻碍,而让胆汁瘀滞而出现的一种黄疸问题,出现这种疾病的原因是肝外胆管梗阻,肝内胆管堵塞等。

梗阻性黄疸是很多人不了解的一种疾病,它还可以叫做外科性黄疸,会出现的症状各种各样,在疾病出现以后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好好治疗,避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胆管肝外胆管出现梗阻,而让胆汁没有办法很好的进入到肠道而导致了胆汁瘀滞以及胆红素反流到血液当中而出现的一种黄疸疾病,容易让胆管内压变高,而且还会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方面的改变,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非常大。
  出现梗阻性黄疸的原因有很多,像肝外胆管梗阻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像术后胆管狭窄,胆道蛔虫,病胆总管结石,先天性胆道闭锁等,都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或者是患上肝癌,胆总管癌,肝移壶腹癌,胰头癌等,也容易出现肝外胆管梗阻而让梗阻性黄疸发生。
  肝内胆管堵塞也会让梗阻性黄疸出现,由于肝内阻塞性胆汁淤滞而引发问题出现,像肝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就是会让肝内胆管堵塞,而让梗阻性黄疸问题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如果是因为肿瘤而引发的,患者年龄比较大,黄疸出现的时间比较长,那么主要会出现的症状就是身体没有力气,贫血,身体消瘦以及体重减轻,肿瘤比较突出的患者在触摸腹部的时候可以感觉到硬的肿块,形状是没有规则的。
  梗阻性黄疸患者由于胆汁淤积在肝脏里面,所以会出现腹部胀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表现,如果胆汁淤积而出现肝硬化的问题,那么最终肝衰竭的情况也会发生,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出现,所以是需要好好治疗疾病的。

相关推荐

03:11
什么原因引起胆红素高
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在肝脏转化,从胆汁排泄,这是生理过程。红细胞破坏过多,可以引起胆红素增高叫溶血性黄疸。若肝脏的病变导致肝脏转化合成的能力下降,此时也会有胆红素的增高,是以直胆和间胆同等程度的增高为特点叫肝细胞性的黄疸。若胆汁分泌,但是排出受阻,肝外胆道梗阻,可以出现胆红素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是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皮肤黄染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尿色可以偏深。肝细胞性的黄疸,会伴有肝功能的异常,可以有原发病的表现,病毒性肝炎,会有厌油腻、乏力、困倦、黄疸。
03:00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偏高是怎么回事
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合起来就是总胆红素,总胆红素增高我们称为黄疸。直胆和间胆都高,如果它的程度是同等程度的,首先考虑肝细胞性的黄疸。排泄的肝外胆道梗阻也可以出现黄疸,但这个梗阻性的黄疸是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如果是溶血红细胞破坏太多,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果是肝细胞的病变,如病毒性肝炎等。肝病包括有病毒性肝炎,甲、乙、丙、戊、庚等这些肝炎,还有酗酒,有的病人自服一些抗感冒的药物也可导致急性肝损伤。抗结核的药物,还有一些化疗药物,肝癌,还有肝硬化等都可以出现胆红素的增高。
03:14
总胆红素33严重吗
总胆红素33μmol/L不算严重。总胆红素的正常值,17.1μmol/L以内属于正常,大于17.1μmol/L到34.2μmol/L称为隐性黄疸,大于34.2μmol/L以上称为显性黄疸,所以33μmol/L还在隐性黄疸的范畴。如果是初次发现总胆红素33μmol/L,建议详查。比方看看是直接胆红素为主,还是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另外,肝功能有没有贫血的问题,就是有没有溶血,有没有肝细胞的病变。以及进行B超或ct检测,看看有没有肝外胆道的梗阻、狭窄等问题。
02:08
喝葡萄糖水能去黄疸吗
一般黄疸是指血中的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及以上。黄疸病因学包括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及先天性四大类。溶血性最常见的是蚕豆病,进食蚕豆后出现溶血,然后出现黄疸。肝细胞性常见的如乙肝、丙肝。胆汁淤积性,如出现胆总管的结石会出现黄疸。先天性的是良性的病变,平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喝葡萄糖对于四大类的黄疸,都不会出现治疗作用。一旦出现黄疸,胆红素超过34.2μmol/L,此时需要耐心的去消化门诊,甚至住院治疗,查其原因,包括病毒学、影像学、CT、核磁等检查。
怎么治新生儿黄疸
最近,很多新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皮肤发黄,出现发热的情况。其实这是患上了黄疸。黄疸属于消化内科疾病,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面对黄疸的出现,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盲目给孩子吃药。那么,黄疸怎么治疗好?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具体介绍吧。
黄疸吃什么中成药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的黄疸一般不用既过治疗便会自动痊愈,病理性的黄疸就需要经过治疗,才能痊愈,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中医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有哪些吧。
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危害
黄疸是新生宝宝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并不需要特别担心,正常情况下孩子两周就可以消退,且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出现继发成病理性黄疸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这种情况的危害可不小。
如何预防黄疸
黄疸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成年人和新生儿都可能出现黄疸。对于成年人可以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肝部疾病来进行黄疸的预防。新生儿可以通过孕妇在怀孕的期间注意饮食来预防,在生出来之后还需要注意观察巩膜的情况。
黄疸出现多久会消
黄疸出现多久会消失要看具体的情况的。取决与患儿的是黄疸病情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在出生的七到十天左右就会消退。病理性的黄疸,要在进行治疗之后才能消退。
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胆红素的升高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常见于新生儿黄疸;病理性常见于胆结石、胆道肿瘤等,晚期的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疟疾等都可以导致胆红素偏高。胆红素偏高的原因,血清胆红素的检测是肝脏胆道系统的一项重要转测项目,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溶血性疾病的影响。胆红素升高往往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升高和病理性的升高。生理性的升高往往见于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左右出现的黄疸可以自然消退。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一些先天性的代谢疾病也会出现胆红素的一过性的升高。病理性的升高,病理性升高就包括了胆道堵塞引起的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像胆道的结石,胆道的肿瘤,一些外源性的因素压迫胆管而导致胆汁的代谢障碍。肝细胞性的黄疸是以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为特点的。一些晚期的肝炎,重症肝炎,明显的肝硬化,都会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导致胆红素偏高。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一些严重的感染,疟疾等等,也会出现由于过度的溶血导致了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疾病。导致胆红素异常升高的原因非常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包括抽血,影像学追问家族史以及某些药物。另外根据胆红素当中到底是以间接胆红素还是直接胆红素为主的升高来进行综合诊断。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24

62046次收听

直接胆红素偏高的原因
直接胆红素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在肝脏合成以及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的疾病,比如肝细胞性的黄疸,如果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的胆道梗阻,也会引起直接胆红素偏高。直接胆红素是在肝脏内由间接胆红素和某些特殊的化合物结合之后,形成的溶于水的这样的一种物质。通过胆汁排泄进入到肠道,因此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在肝脏合成以及胆汁排泄过程当中出现的疾病,常见的原因像肝细胞性的黄疸,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脏肿瘤而出现明显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如果肝脏疾病合并了胆红素异常升高,往往提示着肝功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受损。胆管的堵塞可以由于胆管的结石、胆管的炎症、异物、寄生虫或者是胆道系统的肿瘤以及一些其他相邻器官,包括胰腺、十二指肠肿瘤引起的,还有某些内科疾病,像肝内胆汁淤积、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同样会引起肝内小胆管胆汁的排泄障碍,也会引起直接胆红素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43

2020-02-24

53976次收听

02:48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与小孩吃母乳后胆红素值增高有关。正常的孩子也有生理性的黄疸,在生后2到3天逐渐加重,7到8天最为严重,7到12天逐渐下降。一些吃母乳的孩子,如果持续吃母乳,黄疸值会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停母乳后,胆红素很快下降,一般需2到3天。这时可以使用肠道菌群调节剂,例如等,母乳性黄疸还可以适当用葡萄糖水,适当晒太阳等都可以促进母乳性黄疸下降。如果胆红素超过18,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需排除母乳之外的原因。
每个新生儿都会有黄疸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足月儿中约有80%可肉眼观察到黄疸。新生儿由于其自身胆红素代谢能力的不足,通常在生后1~2周内,血液中总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胆红素的蓄积。因此,几乎每个新生儿均会出现黄疸。
语音时长 02:24

2018-09-30

63740次收听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清除病因、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其次为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思美泰等,但必须强调,如溶血未解除,退黄是困难的,而且效果是暂时的。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30

57764次收听

RH溶血怎么治疗
RH溶血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高胆红素血症,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首先是换血治疗,这是最有效最快的方法。其次是光疗,在换血的同时进行。主要是将小朋友暴露在蓝光下,有利于退黄。最后还可以注射一些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抑制溶血的减少。
语音时长 01:48

2018-09-30

59520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