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介入治疗能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发布时间:2019-12-0554217次浏览

以前腰椎间盘突出一般是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治愈,其他保守治疗和轻症治疗通过牵引、理疗、按摩、中医等方法可能能得到减轻,但是,这是对症治疗。近年来流行的椎间盘突出微创介入治疗,使这些治疗变得很简单了。这种治疗可以更精准的把椎间盘髓核切成小块取出来,通过这种手术治疗的患者创伤小,还可以更快的恢复。

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这种骨病以后,有的患者病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用药物治疗不会有明显的效果,所以会选择手术的方式,以前都是开刀手术,现在医学界的科技比较发达,有了介入治疗的新治疗方法。那么,介入治疗能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一、介入治疗能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主要采取经皮负(椎间盘)压髓核切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很高,即1000例患者中,可能800-900病例可得到治愈,100-200病例无法治愈。主要原因包括医生掌握不好病情和对病理了解不够深入;或因患者活动和饮食不当,未根据医嘱来执行,可能会造成再次损伤和伤害,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二、什么是介入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是导致颈、肩和腿疼的主要疾病。病人到医院来头晕、脖子硬、肩膀疼还有腿疼,腰疼直不起来腰,这些病人往往都是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指的是颈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以前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治愈,其他保守治疗,轻症治疗通过牵引、理疗、按摩、中医等方法可能能得到减轻。但是,这是对症处理。近年来新兴起的椎间盘突出微创介入治疗,使这些治疗变得很简单了。在数字减影下,也就是在电视监视屏下看见、诊断好以后,通过非常小的细针,把管道扩张,扩张以后,把椎间盘髓核切成小块取出来,叫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摘除以后,髓核也得到减压,膨出的椎间盘或突出的椎间盘也还纳。它对神经根的压迫也就解除了。所以,病人的疼痛症状、体征就消失了。同时还可以结合臭氧消融、微波消融、等离子消融、激光消融,通过消融把椎间盘汽化再抽出来,让椎间盘有效还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病人颈、肩、腰腿疼就恢复了。
  所以,这是非常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特点是一根针,一个针眼,病人不用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所以,把颈、肩、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叫腰腿疼痛一针了之,只通过一个细针就把问题解决了。

相关推荐

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吃药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部疼痛,可以使用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进行治疗,不过不能长期大量服用。若是疼痛比较剧烈,可以选择麻醉性镇痛药。如果病情处于急性期,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体力劳动者、特殊职业者、腰部发育异常者等。
01:45
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椎盘突出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降低,并可因失水而导致脊柱关节失稳,关节松动等小范围病理改变,纤维环的主要髓核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在成年之后,椎间盘由于缺乏血运,血液循环差,修复能力也差。某种诱发因素导致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突然升高,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的突出,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退变程度,从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所以一旦确诊一定要及时治疗。
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有哪些
专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有很多,常用的有布洛芬,盐酸乙哌立松以及消肿止痛类中药。而且在生活中,人们需要注意,座位需要保持上身挺直,而且提重物的时候,尽量双手提,离身体近一点更省力。另外,人们需要预防慢性咳嗽和便秘的发生,以免加重病情。
腰椎盘突出该怎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还可以选择针灸、理疗、推拿进行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腰痛的原因,大部分的病人通过保守治疗都能够症状逐渐改善。临床上常用治疗方法,一个是药物治疗,头一个是非甾体类的消炎镇痛药,包括芬必得片、扶他林片,主要的作用是消除神经根的炎症反应,对症状改善会有帮助。中药部分,可以用活血止痛、通络的中成药,包括大活络丹。外用药可以用活血止痛的外用药,包括狗皮膏、活血止痛膏。急性期症状比较重的病人,有时候还会配合液体治疗,如脱水的药物,甘露醇或者是甘油果糖,同时配合小剂量的激素,如是腺苷、甲强龙,们的作用是消除神经根的炎症反应,同时消除神经根的水肿,对症状改善很有帮助。同时,还可以用神经营养的药物,比如腺苷钴胺,这也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药物,其他治疗,可以用针灸、理疗、推拿治疗方法,还有就是对症状比较重的,压迫比较重的病人或者是病史比较长,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19-10-11

57574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做牵引是为什么
牵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中较常使用的方式之一。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目的在于:缓解肌肉痉挛;增宽椎间隙;减轻关节滑膜挤压;松解神经根粘连。
语音时长 00:58

2018-09-07

55085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做牵引的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做牵引应充分注意个体差异,并密切观察牵引时患者的感受及反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调整。一般身体整体状况好、年轻者,剂量可大些,体弱、老年人,牵引的时间要短,重量也要轻。牵引过程中,患者如有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停止、更改治疗。
语音时长 01:14

2018-09-07

51738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期间为什么出现腿发麻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相应节段的神经根,会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出现腿部发麻的情况。神经根压迫程度不一样,下肢麻木程度不同。神经根压迫比较轻,可能会出现下肢的疼痛;如果压迫的程度加重会出现麻木,是压迫程度最重的一种。
语音时长 01:10

2018-09-07

50590次收听

02: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包括几种类型,比如膨隆型,纤维环出现部分破裂的情况,而表层尚完整,在这个时候,髓核会因为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是,表面光滑。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的方式,疾病大多可以缓解或者是治愈;突出型,纤维环会出现完全破裂的情况,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者是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者是可以呈菜花状,常需进行手术治疗。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者是碎块脱入椎管内,或者是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以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许莫氏结节,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手术。
02:05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正确睡姿
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睡姿,可以帮助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不适症状,特别是睡硬板床,能够减轻患者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在休息的时候,可以采用侧卧的方式。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来说,正确的睡姿,首先是得保证床垫不能够太硬,或者是太软;其次枕头的高低,需合适。如果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长期喜欢平卧,枕头就应该稍微低一些,可以在腘窝的地方垫一个薄枕头;如果病人喜欢侧卧位,枕头就需要稍微高一些,可以在患者的两腿中间夹一个薄的枕头。除此之外,对于患者的腰部,需要注意保暖,白天腰部最好是戴腰围,要注意加强腰背部的保护。当患者的疼痛期缓解以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患者疼痛的症状。
01:54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如何区分
腰肌劳损大多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因为年轻人如果久坐电脑前,外出活动较少,就会发生腰背筋膜炎,也就是腰肌劳损,主要因为韧带肌肉强度下降,造成组织损伤,从而产生炎症刺激,产生疼痛的原因在于软组织而不是神经。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一样,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发生椎间盘退变,产生坐骨神经痛的典型症状。而腰肌劳损就没有坐骨神经痛的典型症状,同时对腰椎弯曲、活动影响也不一样,所以两种疾病,一般来说很容易区分。但腰肌劳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兆,长期腰肌劳损会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如何做
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以后,需要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需要了解自己的疾病,做出一个正正确的诊断,避免诱发椎间盘突出的因素,要改变日常生活方式,不要久坐,不要在电脑前坐很长时间,要增加我们的日常外出活动,增加腰背肌肉力量锻炼。
语音时长 01:21

2018-08-16

57312次收听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治疗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骶管注射治疗。骶管注射指的是将部分消炎止痛及营养神经的药物经骶管裂孔注入骶管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注射方法:患者侧卧,屈膝含胸,暴露其腰骶部。操作者用拇指探查找到患者的骶骨三角中心并用皮肤墨水笔做记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来讲“腰腿痛”的范畴内,而我国中医文献对这一认知也早有记载。《医学心悟》有“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之说,同时在《素问》系列文献中阐述的更加明确,《素问·刺腰痛篇》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府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素问·生气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从这些文献描述中不难发现,这些观点和现代医学中所阐述的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脊神经痛的理论是基本相同。
01:5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当中要非常重视腰部肌肉锻炼,可以促进恢复,预防复发。推荐的运动是踮脚跟运动,身体立正站好,上肢自然下垂,两脚后跟同时离地,坚持15秒放下,休息几秒钟,再抬起。每20次一组,每天5组,坚持练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