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颅内积水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2-2065579次浏览

颅内积水是很多孩子都会出现的一个病情,这种症状是非常严重的,没有及时治疗会产生脑瘫,所以平时在治疗的时候也是有很多方式的。第一种针对于积水症状比较轻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手术治疗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种。

现在宝宝在成长的过程出现颅内积水的几率也大大增加。颅内积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没有及时治疗会出现脑瘫。而且也会影响到肢体的表达或者言语的表达,及时的接受治疗是最为重要的,今天就来看一下颅内积水怎么办?
  1、非手术治疗
  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非手术治疗是主要适用于轻度的颅内积水,主要有两种方案,第1种就是脱水性的治疗,第2个就是综合性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去医院及时做一下检查,根据孩子的不同变化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果采取非手术治疗能够恢复的话,就应该及时的治疗,不能耽误病情的最佳治疗时期。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很多家庭选择的一种方式,因为它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很好的控制颅内积水,而且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手术,在做完手术之后 复发的几率会比较低,使用几率也会比较大,并发生会比较少,也是在医学上和医院里医生都会推荐使用的一种方法。在通过手术治疗的时候,应该与孩子提前说明好,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3、消除脑积水
  消除脑积水是作为手术治疗的一个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因为脑积水扩展的速度会比较快,再找出具体的原因之后应该及时的治疗,对于脑积水应该立即的消除掉,如果没有及时去除掉会引发脑瘫,甚至会造成肢体和行动上的不便。对于儿童来说患有脑积水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应该观察儿童的心理变化,及时的为孩子做心理安慰。在恢复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能太过于焦急,及时的战胜病魔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推荐

脑积水手术风险大吗
脑积水的手术风险较小。一般情况而言,针对脑积水的手术都是将积水抽离出来,具体的操作是在头颅上打一个大约一厘米左右的孔洞,并将穿刺针穿入脑室进行脑积液的抽离,虽然是对头颅进行打孔开颅,但是由于孔洞较小,风险也相对较低,特别是现在科技的发展,微创手术的出现,使得这种风险更是大大的降低了,某些医院已经可以使用2到3毫米的骨穿针进行穿刺,抽离脑积水不需要再进行打孔开颅。除了抽离脑积液以外,还可以对脑积水进行分流,用来缓解症状,但这一些分流手术也均是属于微创手术,风险也相对较低。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10

80444次收听

脑积水有哪些病因
引起脑积水的主要病因是脑梗阻,因为脑梗阻会对正常流动的脑积液造成障碍,进而出现脑积水。几次身体疾病或者脑部疾病导致的脑组织炎症引起积液吸收不了也会出现脑积水的症状。最后脑脊液生成过多,或者脑室出血以及妊娠期间子宫感染引起的胎儿脑组织发炎同样会导致脑积水的形成。另外,脑部肿瘤以及中枢系统感染,比如脑膜炎或者结核性脑膜炎也会导致脑部出现积水。一旦出现脑积水,病人会出现头晕以及头痛和恶心呕吐的症状,如果是婴幼儿,还会出现头围迅速增大和喂食困难以及哭闹不止的症状,建议脑积水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
语音时长 01:06

2021-01-26

109245次收听

诊断脑积水的方法
脑积水如今已经成为大多数病人最担心的外科疾病,也是脑积水患者最头痛的,由于脑积水患病后,病情会迅速加重,脑积水严重的时候,病人已经不能控制,那么,诊断脑积水的方法有哪些呢?
脑积水的预防措施有
在日常生活中脑积水是比较多见的,常言道:“头大好聪明”,这常使一些家长对头颅异常增大的患儿,抱有侥幸心理,因而常常延误病情,认识本病后应引以为戒。那么,脑积水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脑积水如何分类的呢
近年来经常听到脑积水这个病,脑积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病率越来越高了,那么,脑积水如何分类呢?很多人都不是特别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相关内容的介绍是怎么样的吧。
脑积水不能吃什么
很多人都是会患上这样那样的疾病,尤其是脑积水的出现已经波及很多家庭了,患者对于食物是有很多禁忌的,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要注意患者要多多了解,下面就介绍一下脑积水不能吃什么食物。
脑积水容易复发吗
脑积水容易复发吗?这个问题患者们是比较重视的,因为脑积水这种疾病本身所带来的危害就是比较大,如果在治疗上总是反反复复的发作,对于患者们来说危害性就会更多,治疗上也就更加有难度了,那么到底脑积水这种疾病容易复发吗?
脑积水手术注意事项
脑积水手术的禁忌症:1.颅内感染没有控制。2.脑脊液蛋白太高或者有出血,这些都容易堵塞分流管。3.分流处或者是分流的路径有感染。4.一般情况较差,这些都是不适合做分流手术的。分流管功能发生障碍的这种比例也是比较高的,大约有30%左右。一般压力性脑积水术后脑室应该在一周以内就开始缩小了,如果仍然进行性增大,一般就是提示分流管发生了堵塞。比较常见的脑脊液蛋白高,或者脉络丛堵塞了脑室端的引流管,或者腹腔端引流管被大网膜堵塞,可以按压出液阀,如果不能按下,则提示腹腔端堵塞,如果按下后回弹不好,则提示脑室端发生堵塞,手术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防止血液进入引流管。腹腔端如果要放置出液阀,需要放置到肝脏的膈面或者腹腔的左下角。在手术后应当嘱托嘱咐患者,每天应当按压出液阀数次。
语音时长 01:48

2018-12-13

56033次收听

02:13
脑积水能自己吸收吗
脑积水的分类有很多,比如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脑外伤导致脑积水、脑出血导致脑积水、脑炎导致脑积水,以及先天性的脑积水等等。对于一些轻度脑积水,比如外伤或者脑出血不是特别严重导致的轻度脑积水,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静止状态,可能不需要进一步的手术处理,或者其他的处理。但是对于大部分脑积水,还是需要进行手术处理的,因此对于有明显症状的脑积水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专业处理。
02:33
老年人脑积水严重吗
对于老年性脑积水,建议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以后,能很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症状,甚至治愈,但是如果开始没有想到这个疾病,忽略了主要的症状,被误诊到其它疾病,进行长期的其他治疗,那就会加重脑积水,甚至导致以后没有更有效的治疗,从而耽误病情。老年人脑积水一般称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这是医学上比较特殊的一类,英文简称NPH。这种脑积水一般有三个主要的症状:步态不稳,反应迟钝,排尿异常,称为三联征。如果老年人有这三类表现一定要排除脑积水,要到医院做头部ct,检查是否有脑积水。
脑积水有哪些检查方法
脑积水的检查方法:目前最常用是头颅ct和磁共振这些无创性的检查。颅脑ct和颅脑磁共振的结果最可靠,既可以明确脑积水诊断,又可以进一步了解脑积水的原因、种类、阻塞部位及脑室扩大程度,以便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头颅B超可用于胎儿脑积水的宫内诊断。
语音时长 01:40

2018-09-29

52642次收听

脑积水是怎么引起的
脑积水的致病原因非常复杂,大概可以分为产前脑积水和产后脑积水。一、产前脑积水,在宫内发育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脑结构的发育异常,在宫内的时候,出现颅内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导致出现脑积水,也可能产前出现脑出血引起脑积水。二、生产之后,生产之后可以因为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出现脑积水,也可能是颅内的出血出现脑积水,颅内的肿瘤,尤其是中线部的肿瘤,也可以引起严重的脑积水。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21

58313次收听

01:27
脑积水的危害
脑积水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大脑的功能。脑积水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会产生智力问题,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掌管智力的主要器官,但是如果大脑产生了病变,出现脑积水,则有可能会对智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可以引起智力障碍、智力降低、痴呆等等情况的发生;其次是运动问题,脑积水有可能会引起一些肢体的运动障碍,比如脑瘫的症状,四肢活动不良,不能走路,不能拿东西,自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再次是癫痫,长期的癫痫需要吃药,甚至还需要做手术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引起听力障碍;此外,脑积水还可以引起视力的障碍,比如双眼的失明,听力的下降等等。所以,有关于脑积水的危害主要就是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患者一定要引起注意。
01:30
脑积水抽搐怎么办
如果脑积水患者出现抽搐的表现,首先就需要区分导致患者发生抽搐的原因。脑积水患者抽搐的原因,可能是脑积水加重导致,也可能是脑积水手术之后出现的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抽搐的症状。所以,针对这个情况,需要进行影像学的一些相关的检查,比如需要复查CT或者是复查核磁共振。而且需要看患者是否正在发烧,是否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等等。如果患者发生抽搐,就需要进行止抽的治疗。止抽的治疗,一般可以包括静脉用一些止抽药物;也包括给患者进行吸氧治疗,以避免脑缺氧的发生;而且也需要注意避免患者的二次损伤,比如坠床,患者在抽搐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突然坠地的情况,这种情况会造成患者其他部位的损伤。脑积水患者出现抽搐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01:35
脑积水有什么后遗症
脑积水的后遗症,主要包括智力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癫痫发作、视力或听力障碍这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脑积水患者可能会出现智力障碍的后遗症。需要观察脑积水患者,有没有出现智力的减退。一般,智力的倒退,简单来说就是痴呆。第二个方面,可以观察脑积水患者,有没有出现肢体运动障碍的后遗症,比如脑瘫的表现,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活动不好、不能自理,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能走路以及不能拿东西等等的情况。第三个方面,有些脑积水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的表现,比如长时间的抽风,反复的抽风等等。如果患者出现癫痫的症状,就需要口服抗癫痫药物,进行长期的治疗。第四个方面,有没有视力的障碍,看不见东西甚至失明;有没有听力的障碍,比如失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