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诊断黄疸

发布时间:2020-03-0254594次浏览

黄疸是一种症状表现,可能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诊断黄疸可以通过具体的表现来进行诊断,比如皮肤发黄、虹膜膜发黄、尿液发黄是比较典型的黄疸的表现。此外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查明胆红素的水平,来诊断是否有黄疸。

黄疸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对身体肝功能的损害越小。想要诊断黄疸,可以通过具体的症状表现和血液检查来诊断。确诊以后还需要查明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分析一下他的诊断方法吧。
  1、通过症状来诊断
  黄疸可能是由于多种疾病导致的,诊断黄疸时,可以通过他具体的症状表现来诊断。这是因为黄疸病人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他们的皮肤或者是红膜的部位,都会出现发黄的情况。用手按压皮肤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白点。而且黄疸指数比较高的人,尿液也是比较黄的。特别是慢性肝炎的患者,随着肝炎的发展变化,是很容易出现黄疸的症状的。还有一些长期服药的人群,一旦出现皮肤发黄或者是眼球发黄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查明是否出现了药物影响肝功能而导致黄疸的症状,然后及时更换药物治疗。
  2、通过血液检查协助诊断黄疸
  黄疸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体内的胆红素过高引起的。无论是新生儿黄疸或者是药物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出现了黄疸。甚至是一些病理性的黄疸,都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诊断。检查结果如果显示胆红素指数超标超过17.1这个正常值,就说明身体具有黄疸的症状了。然后再通过尿液检查和辅助检查,要查明具体导致黄疸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黄疸对人体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一旦查出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诊断黄疸可以通过它的症状表现以及相关的医学检查来进行诊断。黄疸一旦确诊,一定要及时的查明病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相关推荐

03:14
什么是婴儿黄疸
婴儿黄疸主要是由于孩子体内的胆红素水平的增高,从而导致孩子出现皮肤、黏膜,包括脏器的一些黄染。大部分孩子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果孩子是生理性黄疸,实际上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并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对孩子没有太大的影响,只需要等待自行消退就可以。病理性黄疸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发病或者诱因的存在而引起的,比如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或溶血病,或甲功异常,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因为吃母乳,导致孩子存在母乳性黄疸。
03:21
婴儿黄疸有哪些症状
婴儿黄疸症状表现为是皮肤,黏膜的发黄,还可出现因黄疸导致疾病的相应症状。黄疸本身表现,就是肉眼可见的孩子皮肤表面发黄。原发病或诱因的存在导致孩子出现黄疸,可看到原发病的相关症状,如有呼吸道感染,可能就会看到鼻塞、流涕、咳嗽、发热、呛奶等相关表现,消化道感染,可能存在腹痛、腹泻、呕吐等相关症状,有溶血病,往往会有较明显的贫血,可能出现心率快、活动耐力下降、进奶无力等相关症状。黄疸严重出现继发胆红素脑病,可出现精神反应差、拒食,甚至发热、抽搐等。
02:50
胆红素偏低是什么原因
胆红素偏低考虑是贫血、红细胞被破坏、月经不调、怀孕、饮食等原因引起。一、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到血红蛋白合成,一般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者微黄。二、红细胞被破坏。临床上出现贫血症状,可间接造成人体出现胆红素偏低。三、月经不调。月经期间过长或人体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异常。四、怀孕引起。常见于怀孕的时候出现缺锌的情况。五、饮食结构不良。如进食较少的蛋白类食物或食含有血制品的食物,如猪血、鸡血及鸡蛋等食物,还可能是不当的日常生活所引起的,比如平时过多食用酸辣、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及经常抽烟、喝酒等。
03:11
总胆红素偏高是什么病引起的
总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高就叫黄疸,偏高有三种病因:一是溶血。二是肝细胞本身的病变、肝病。三是肝外的胆管的梗阻。首先,如果溶血增多,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夜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就可出现总胆红素增高。其次,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还有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癌等病人,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此外,梗阻性黄疸病人可见于肝外胆道梗阻,像结石、肿瘤、胆道蛔虫等等,病人也会出现总胆红素增高和结合胆红素增高。
孩子皮肤发黄会是黄疸吗
孩子皮肤发黄不一定就是黄疸,因为发黄只是颜色的改变,黄疸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比如有的孩子色素沉着,其实在临床也是比较常见的,吃了好多的南瓜或者胡萝卜,都说吃南瓜、红萝卜好,就给孩子辅食都是南瓜、胡萝卜,有的孩子吃上一星期之后也是全身都发黄,包括手脚都可以黄,这就不是黄疸,这是因为外界摄入色素太多从而导致皮肤的发黄。还有的孩子皮肤发黄是由于贫血,血色素比较低,因为重度贫血的孩子也可以出现皮肤发黄的这种表现。所以,孩子有了皮肤的发黄,必须到医院去让儿科内科医生进行判断一下黄疸了,还是刚才说的其他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0

2021-06-25

65325次收听

黄疸的饮食疗法
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其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下面是可以预防黄疸的一些食物及饮食疗法。
黄疸早期吃什么好
每个人家庭中都会迎来可爱的小宝宝,而就是一些小的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会出现黄疸这一状况,因此当孩子患上了这种疾病的时候需要好好的处理,特别是要多注意自己孩子的饮食问题,那么,得了黄疸该吃什么好?下面跟随专家来看看吧。
黄疸如何才能痊愈
新生儿黄胆疾病的发生给患者带去了很多的危害,对于新生儿黄疸疾病我们需要重视做好科学的治疗和护理,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争取使每一个患病的孩子得到正确治疗早日康复,一起来了解新生儿黄疸疾病治疗方法有什么?
黄疸42天还不退会影响智力吗
黄疸42天还不退对宝宝智力的影响,需要看黄疸的类型,如果不是溶血性黄疸,像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小的,可以通过蓝光、药物以及换血的方法来治疗。对于比较轻的人可以通过药物以及晒太阳的方式来达到去黄的效果。
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胆红素的升高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常见于新生儿黄疸;病理性常见于胆结石、胆道肿瘤等,晚期的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疟疾等都可以导致胆红素偏高。胆红素偏高的原因,血清胆红素的检测是肝脏胆道系统的一项重要转测项目,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溶血性疾病的影响。胆红素升高往往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升高和病理性的升高。生理性的升高往往见于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出生一周左右出现的黄疸可以自然消退。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一些先天性的代谢疾病也会出现胆红素的一过性的升高。病理性的升高,病理性升高就包括了胆道堵塞引起的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像胆道的结石,胆道的肿瘤,一些外源性的因素压迫胆管而导致胆汁的代谢障碍。肝细胞性的黄疸是以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为特点的。一些晚期的肝炎,重症肝炎,明显的肝硬化,都会出现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导致胆红素偏高。某些造血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一些严重的感染,疟疾等等,也会出现由于过度的溶血导致了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疾病。导致胆红素异常升高的原因非常多,需要采取相应的检查,包括抽血,影像学追问家族史以及某些药物。另外根据胆红素当中到底是以间接胆红素还是直接胆红素为主的升高来进行综合诊断。
语音时长 02:02

2020-02-24

62046次收听

02:30
胆红素高的危害有什么
正常的胆红素是由于血细胞的破坏,然后在肝脏进行转化,继而通过胆汁排泄入肠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胆红素的异常升高,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一些其他的检查,来判断胆红素升高的具体原因。胆红素异常升高,胆道梗阻会出现胆汁的反流,导致胆汁淤积出现明显的黄疸,有可能会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甚至是肝功能衰竭。另外,胆道的梗阻出现梗阻性黄疸,病人表现为明显的皮肤瘙痒,以及可能伴随胆道堵塞合并的感染,出现明显的胆管炎。对于某些肝脏疾病出现明显的代谢障碍,胆红素升高往往意味着病情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医学上称为酶胆分离,也就是转氨酶正常而胆红素异常的升高。
新生儿黄疸需要治疗吗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不需要治疗即痊愈。而病理性黄疸则需医疗干预。
语音时长 01:46

2018-09-30

59787次收听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怎么区分
生理性和病理性的黄疸区别主要有:生理性黄疸有一定限度,皮肤不呈浅黄色。一般4—5天黄疸程度达到高峰,约10天内逐渐消失。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
语音时长 01:53

2018-09-30

64687次收听

溶血性黄疸怎么治疗
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首先是针对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疗:清除病因、去除诱因、对症治疗,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其次为对症退黄治疗,临床上常用茵栀黄、思美泰等,但必须强调,如溶血未解除,退黄是困难的,而且效果是暂时的。
语音时长 02:31

2018-09-30

57764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