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黄体功能不全吃的中药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0-09-1654590次浏览
黄体功能不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变短、月经频发、不孕。患上这种疾病的病人平时是不会有什么不适的症状的,只是会在几次夫人月经周期中出现不排卵的现象,有时候就是表现为经量过多或是月经来的太频繁或是经期延长。那么,孕妇黄体功能不全吃什么中药呢?
中药治疗
九芝堂六味地黄丸
组方: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功效与主治: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虚型黄体功能不全。
养精种玉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
组方: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茱萸、覆盆子、菟丝子、枸杞子、杜仲、黄芪等。
功效与主治:益气养血,补肾调经,适用于气血两虚型黄体功能不全。
寿胎丸合苍莎导痰汤加减
组方: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巴戟天、党参、薏苡仁、茯苓、香附、天半夏、苍术、天南星、石菖蒲等。
功效与主治:益肾祛痰,适用于肾虚痰湿型黄体功能不全。
金匮肾气汤加减
组方: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牛膝、车前子等。
功效与主治: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
还可以使用九芝堂六味地黄丸、同仁堂锁精丸等药物。
相关推荐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治疗
黄体功能不全有哪些病因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引起的

黄体功能不全也就是黄体功能不足,它是一种有排卵性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女性,这样的女性在临床上一般它是有周期性排卵的,所以它的月经是规则的,但是月经周期是受缩短的。因为卵泡可以正常发育,也可以正常排卵,但是在黄体期的时候,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孕激素会分泌不足,所以导致黄体过早的衰退,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所以黄体期缩短在临床上表现为整个月经的月经周期会出现缩短的现象。许多原因会可以造成黄体功能不全,所以女性在卵泡期时,卵泡的雌激素缺乏,这卵泡发育缓慢,雌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的正反馈不足,卵巢本身发育不良,排卵后形成颗粒细胞的黄素化不良,从而也会导致孕激素房分泌减少等等。
如何才能确诊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有什么症状
黄体功能不全愈后复发症状是什么
黄体功能不全与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成熟素不足;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过多、过少;卵泡本身不成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黄体本身合成孕激素不足或与雌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等有关。妊娠初期孕酮的主要来源是妊娠黄体。
黄体功能不全怎么检查
妇产科专家提醒女性朋友:黄体功能不全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疾病,由于此病的症状并不明显,一般很难被患者察觉。只有到正规的医院做专项检查才能知晓自己是否患上了黄体功能不全这种疾玻那么,临床上针对黄体功能不全的检查方法,一般都有哪些呢?
黄体功能不全如何诊断
黄体功能障碍是导致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原因,容易引起女性习惯性流产。其临床危害极大,主要表现在月经不调、女性不孕、习惯性流产等。因此,患者一定要尽早的到医院检查,一经诊断,须及时治疗。那么如何诊断黄体功能障碍呢?

排卵期促黄体生成素多少正常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呈现波动性变化。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也就是卵泡期,一般正常值在2到10U/L左右。在月经中期的中间,也就是排卵期,一般在20到100U/L左右。排卵期随着LH峰出现,会诱发卵巢排卵。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也就是黄体期,LH出现下降,恢复到2到10U/L水平。这是LH值的大致范围。促黄体生成素是由人体垂体分泌的激素,简称LH。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具有协同作用,作用于女性的卵巢,促进卵巢生成雌、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LH在排卵期会出现高峰,刺激卵巢排卵。这是LH的主要生理作用。

促黄体生成素正常值是多少
促黄体生成素,也叫黄体生成素,是由女性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与垂体分泌的另一种激素,卵泡刺激素协同作用,促进女性卵巢生成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部分雄激素。黄体生成素在卵泡期会出现峰值,促进卵巢排卵。黄体生成素在女性月经周期中是波动变化的。一般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即卵泡期,大致范围在2到1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即两次月经中间时期,一般在20到100(单位/升)。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即后半期,一般又回落到2到10(单位/升)左右。绝经以后,一般在10到50(单位/升)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