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手背青筋明显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10-1912438次浏览

手背青筋明显,考虑是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身体过于消瘦、运动或活动量大等;病理性因素包括高血脂症、腰肌损伤、静脉曲张等。手背青筋是指手背静脉血管突起扩张,如伴随异常症状,应考虑是病理性因素所致。

一、生理性原因

1.身体过于消瘦

如身体过于消瘦,皮下脂肪会明显减少,导致血管显露明显,这是正常生理表现。但若低于正常体重标准,要尽早去做相关检查。

2.运动或活动量大

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健身人群,因长期活动量过大,肌肉较为发达,所以血液循环量也比较多,导致静脉系统发达、粗大,会表现为手背青筋明显。

二、病理性原因

1.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会造成血脂水平明显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使正常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如静脉血液循环受阻,无充足血液及营养供给,易导致手部静脉异常,出现青筋凸显现象。

2.腰肌损伤

当腰肌出现损伤,四肢末端血液循环会变得比较差,这时就易出现青筋凸起。

3.手部静脉曲张

一旦患上手部静脉曲张,血液无法正常回流入心脏当中,表现为手背部青筋凸起,如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加重,甚至引发猝死。

相关推荐

血液分析五分类查哪些
血液分析五分类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血常规的检查,里面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还有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五类检查。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就能够了解各类型血细胞是在正常范围里面,还是出现了升高或者降低。进一步的通过白细胞分类的检查,可以看到白细胞分五类,也就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性的感染。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也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而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的感染,或者一些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嗜酸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过敏性的疾病,过敏性的皮炎、鼻炎、哮喘、寄生虫也可以引起嗜酸细胞比值的升高。嗜碱细胞比值升高的情况比较少见,多见于一些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04

2021-12-30

73594次收听

血小板偏低如何食补
血小板低进行食补,这是中医的概念,没有明确的食物可以提升血小板的数量。研究发现花生衣,也叫花生皮的提取物,有一定的、轻度的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所以一部分血小板减少的病人,长期服用花生皮泡水。但是这种方式提升血小板的程度太温和了,临床上一般观察不到肯定的效果。出现了血小板减少,应该尽快到血液科就诊,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具体原因,根据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处理提升血小板。比如最常见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过有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80%以上的病人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常见的病毒感染、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也常能引起血小板的降低。在血小板轻度降低的时候,一般也不需要补充什么特殊的食物,甚至不需要药物治疗。根据病人的情况,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特别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06

2021-12-30

75336次收听

血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素指的是临床上的血色素,现在正规的名称叫做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升高是什么原因,常见的有血液系统疾病导致了血红蛋白升高,也有生理性的原因导致了血红蛋白的升高,还有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所继发的血红蛋白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红蛋白的升高,常见的有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能引起血红蛋白的升高;生理性的血红蛋白升高,常见于一些长期高原居住的人群。长期高原居住,由于氧的缺乏,造血受到刺激,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和氧结合,缓解体内缺氧的状态;其他疾病继发的病理性血红蛋白升高,也常和慢性缺氧有关系,比如长期慢性肺心病的病人,常会看到血红蛋白轻度的升高。
语音时长 00:57

2021-12-30

102070次收听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是什么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并不针对某一种疾病,以下情况可以出现单核细胞的绝对值偏高。最常见的还是感染,特别是在病毒感染的时候,可以看到单核细胞的比例偏高。一部分病人外周血还会出现形态较正常,略有变异的单核细胞或者是异型的淋巴细胞。除此之外,一部分放化疗的病人,在血象由低点向正常恢复的时候,也往往见到单核细胞比值一过性的偏高,反应骨髓的造血有受到放化疗的抑制,正常恢复的过程中,一个恢复的中间过渡的状态。除此之外,很多的药物、剧烈的运动也能引起单核细胞的比值偏高。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急性白血病或者慢性白血病,也能引起单核细胞比值的升高。这部分升高单核细胞,往往是病理性的单核细胞,所以建议大家发现单核细胞长期的升高,进行性升高,最好还是到医院血液科就诊。
语音时长 00:53

2021-12-30

78985次收听

01:42
血小板高看什么科
血小板高建议大家在血液科就诊。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升高和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升高两种情况。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升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一些慢性白血病,特别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出现血小板计数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长期的、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肿瘤性疾病也就是其他部位的、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继发血小板升高的情况。
01:44
血红蛋白低吃什么补的快
血红蛋白低就是贫血。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缺铁引起的贫血,需要补充铁剂。食物中动物性蛋白,特别是猪肝、猪血、内脏里含有的动物性铁较丰富,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再配合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同样可以引起贫血。叶酸在一些蔬菜、水果、谷物中含量较丰富。而维生素B12在动物内脏中含量较丰富,可以针对性的补充。出现贫血后,首先建议到血液科就诊,明确引起贫血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药物和食物治疗。
01:57
粒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粒细胞升高的原因如下:一,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细菌感染时出现粒细胞的升高。二,一些应激状态,比如严重的创伤,手术以后,在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时候,体内储备的中性粒细胞会迅速释放到血里,引起白细胞总数,特别是粒细胞总数的很明显的升高。把应激控制以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就会迅速恢复正常。三,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肿瘤引起粒细胞的升高。四,血液系统疾病,如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慢性的白血病引起粒细胞比值的升高。
02:58
查凝血功能要空腹吗
一般情况下,查凝血功能是不需要空腹的。进食以后,对化验结果是没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是采用特殊的抗凝剂,来做凝血指标的检测。查凝血功能是把抽出来的血,放到试管中观察到血液从液体状态凝固成固体状态以后,一般所需的时间是4-12分钟。进食以后,对凝血时间测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检测的这几个指标来讲,PT的时间一般的正常是12S-14S,APTT一般的上限是在36S附近。最常用的是用这两个指标来反映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凝血途径。轻度的变化,只是反映着凝血指标有轻度的异常,不用特别紧张。
02:51
超敏C反应蛋白高什么意思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代表的是一种炎症反应,该炎症反应可以是感染性的,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的,最常见的应该是感染性内的细菌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里的扁桃体炎、咽炎,还有气管炎、肺炎、胃肠炎以及尿路感染。细菌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升高,此时经常会看到白细胞内的粒细胞的明显升高,这样的感染性疾病基本上是用抗生素来做治疗,如此C反应蛋白会逐渐降下来。但是,C反应蛋白不光反映着细菌感染,在感染领域内,有某些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甚至是真菌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常见于哪些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寄生虫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弓形虫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先天遗传性因素等。不同的致病因素,所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也不一样。如果是先天遗传因素引起,一般是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因为先天基因缺陷引起。患者病情大多数都比较严重,需要尽早配合医生采取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发展迅速,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如果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只需要针对具体病因,治疗原发性疾病。疾病控制后,嗜酸性粒细胞也会逐渐下降。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89281次收听

新生儿血液感染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血液感染就是所说的败血症,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当出现这样的疾病就要及时的治疗,一般的治疗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及时的对一些败血症引起的并发症进行处理。
输血浆和输血的区别
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输血浆或者是输血,不过很多人不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输血浆和输血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就是两者的概念不同,再一个就是治疗的目的不一样。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在静脉输血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确定血型。虽然医生很少会搞错血型,但是在输血前也必须要双方确认。在输血的过程中,患者绝对不可以乱动,不然容易产生淤血块。刚取出来的血不可以立即输,输血后应留院观察一段时间。
白细胞偏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低可能是贫血、感冒、服用硫脲类药物、化学治疗、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等。
升白细胞的药有哪些
升白细胞的药物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效果较好的主要有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同时也可选择使用蛋白同化激素类药物和核酸原料类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具体服用时需根据疾病类型,一般造血功能低下患者可服利血生、维生素B4,免疫抗体异常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