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息肉诊断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12-1026425次浏览

鼻息肉诊断的新进展都有哪些呢,生活中我们不乏见到一些被鼻息肉所困扰的人,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很痛苦的,专家指出,如果平时生活中大家不认真的对待,鼻息肉可能会造成其他严重并发症,近期很多朋友咨询鼻息肉疾病的相关诊断措施,今天小编就从下面几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鼻息肉疾病的诊断。

鼻息肉的自我诊断

1、早期,患者的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多为浆液性,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很少打喷嚏,但若鼻粘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也会打喷嚏。

2、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情,鼻息肉会继续增长,使鼻塞明显加重,可引起头痛或头昏,嗅觉减退以致缺失。息肉若阻塞后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可引起听力下降,还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3、出现持续性鼻塞,鼻塞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而引起,使用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患者因鼻塞还会引发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久之可继发慢性咽炎。

鼻息肉的疾病诊断

鼻息肉多为双侧,如发现单侧有息肉样肿物,应注意下述疾病:

鼻内恶性肿瘤肿物暗红,触之易出血,表面不平,鼻气息臭味明显,病人多在中年以上。

鼻内脑膜脑膨出肿块多位于鼻腔顶部,表面光滑,呈粉红色,鼻塞不甚明显,病史长且进展慢,多见于少年儿童。

上颌窦后息孔息肉多见于青少年,前鼻镜或鼻纤维内窥镜检查可见灰白色光滑茎蒂自中鼻道前端向后伸展至后鼻孔,后鼻镜可见息肉位于后鼻孔,大者可突入鼻咽腔甚至口咽部。

鼻中隔出血性息肉多见于青年人,肿物多发生于中隔,暗红色,单发且体积不大,触之易出血,患者常有鼻衄史,一般认为是胚胎过程中造血细胞残留所致。

内翻性乳头状瘤常有鼻衄或血涕史,肿瘤呈红色或灰红色,表面不光滑,体积小者酷似息肉,但息肉摘除时出血较多,触查时也易出血,最后诊断须行病理检查。

鼻息肉疾病诊断需要从哪些方面注意,上面是中华康网专家做的简要介绍,专家表示,鼻息肉是危害极为严重的,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在老年身上,可能给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所以大家平时的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生鼻息肉相关症状,就要做好科学的护理。

相关推荐

儿童鼻子长息肉严重吗
儿童鼻子里面长息肉,不是特别的严重,但是也要强调及时的就诊。一个要明确到底是不是真的息肉,再一个长息肉早期的治疗,可能通过药物治疗,就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尽量不要到需要手术治疗。儿童鼻子里面长息肉,并不一定都是息肉。因为儿童特别小的可能会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疾病,比如先天性的脑膜脑膨出,鼻子里面长一个息肉样的东西,并不一定真的是息肉,有可能是脑组织。通过先天的骨质缺损,颅底的骨质缺损疝到了鼻腔,看上去像息肉,但实际上通过仔细的检查不是息肉。如果脑组织疝到里面,治疗一定要小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损伤脑组织或者是鼻腔的感染,进到脑子里面等等。儿童如果真的是鼻息肉,建议尽早的治疗。因为尽早的治疗,可能用一些鼻用的激素。因为过敏导致的息肉样变,可能是可逆的,就会消失。如果不积极的治疗,息肉越长越大,这时候用激素也控制不了,就需要做手术了。当然做手术对孩子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长息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语音时长 01:23

2021-07-09

92420次收听

01:58
儿童鼻息肉怎么治疗
儿童鼻息肉不是很大,可以进行一些药物的治疗。如果治疗无效,可能还需要通过手术来把这个息肉摘除。在摘息肉同时,把息肉根尽量给它去干净,防止出现复发。孩子得了鼻息肉,一定要重视。
02:08
鼻息肉会自己消退吗
鼻息肉一般不会自己消退。有的朋友说他得了鼻息肉,特别是两个鼻腔里边都有了,影响生活质量,鼻子堵,流涕,嗅觉减退,甚至有的头疼,那这种情况怎么办。鼻息肉一般不会自己消退,所以还是应该积极的治疗。保守治疗的办法是用鼻喷激素喷鼻子,即使息肉没有消掉,也能控制患者的息肉发展。患者的息肉占满鼻腔,会出现鼻堵流涕,头部涨闷,嗅觉减退,甚至出现睡眠打鼾,憋气的情况。息肉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药物治疗,防止息肉复发。
鼻息肉有什么危害
鼻息肉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鼻息肉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鼻塞、流鼻涕症状,同时还有可能会产生头晕、头痛等不适反应,会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如果鼻息肉较大,堵塞鼻腔后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打呼噜、憋气或者出现睡眠不足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鼻息肉,会影响到智力发育,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等症状出现。鼻息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还有可能会导致其他的并发症出现,对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出现鼻息肉后建议及时治疗。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1

74837次收听

如何正确的治疗鼻息肉
出现鼻息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治疗1、对于一些鼻息肉较小,不是多发性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例如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也可以利用促排剂,帮助清理鼻腔内的多余的分泌物,提高纤毛的活性,帮助鼻腔恢复生理功能,减少鼻塞的情况。2、对于鼻息肉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为了避免手术后出现复发的情况,患者要定期进行复查,也要在手术后继续使用相应的激素药物,辅助治疗,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3、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减少感冒能够有效预防鼻息肉的出现。一旦出现,也要及时就诊并且规范用药。
语音时长 01:00

2021-01-21

103454次收听

鼻息肉该怎么治
鼻息肉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的方式来治疗。鼻息肉是鼻子发炎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只要尺寸不大的话就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人体健康。这种尺寸较小的鼻息肉,就会通过前期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甚至消除,可以通过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控制。如果尺寸很大的话,则需要进行手术。有一些鼻息肉患者是有哮喘的症状的,所以应该先控制好哮喘之后再进行手术。在进行专业的检查之后,确定鼻息肉的位置和情况,进行局部的病理分析,最后再进行切除手术。在术后仍然需要服用一定量的抗生素,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这样才能减少复发的几率。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21

91608次收听

鼻息肉诊断工具介绍
对于鼻息肉诊断工具介绍,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诊断鼻息肉这么一种疾病,鼻息肉已经成为近几年来最常见的一类鼻部疾病,这种疾病起初病症不是很明显,很难让患者感觉出来,一旦患者错过治疗,可能就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那么鼻息肉和其他类型的疾病有何区别呢
究竟老人鼻息肉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鼻息肉的发病人群还是很多的,不仅仅年轻人会得鼻息肉,老年人也是会得这种疾病的,鼻息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鼻息肉,那么到底老人鼻息肉是什么症状呢?以下就是具体老年人得鼻息肉的症状。
鼻息肉术后多久检查一次
鼻息肉是我们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患有鼻息肉的患者们都很了解这种疾病,鼻息肉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呼吸状况,在进行治疗之后,还会有复发的可能性,鼻息肉术后多久检查一次?
得了鼻息肉影响怀孕吗
很多人得了鼻息肉之后想要知道到底这种疾病是不是影响怀孕,因为这对于育龄期的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鼻息肉患者的健康会因此受到影响,那么到底得了鼻息肉影响怀孕吗?相信以下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认识这个问题。
02:02
鼻息肉是怎么回事
鼻息肉是鼻腔粘膜水肿形成的组织,阻塞一些鼻道,引发患者炎症。从医学角度讲,鼻息肉属于慢性鼻窦炎的类型,是一个良性的肿瘤,可以通过药物和手术的方式治疗,大部分病人能够得到治愈,患者不必增加过多的心里负担。
02:46
鼻息肉怎么办
鼻息肉不断增大,会引起鼻塞头痛的症状。鼻息肉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鼻息肉早期比较小的时候,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如使用鼻喷激素以及口服糖皮质激素,来控制鼻息肉,使其不继续增大。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息肉持续增大,并引起了相关的症状,如头痛越来越重,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切除鼻腔、鼻窦内的息肉,改善鼻腔以及鼻窦的通气,从而缓解鼻塞、头痛等相关症状,改善鼻腔通气功能。鼻息肉的手术,包括鼻内镜下的鼻腔息肉以及鼻窦息肉切除手术、鼻窦窦口的开放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手术效果不错。
01:55
鼻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一般鼻息肉好发于中鼻道,因为中鼻道是上颌窦和筛窦的开口,鼻息肉一般是由鼻窦炎引起的,急性鼻窦炎转成慢性鼻窦炎,反复炎症发作,可以引起鼻息肉。所以鼻息肉都伴有鼻窦炎的情况,如果出现了鼻息肉的情况,要考虑手术的治疗。另外鼻息肉的发生,还与过敏性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有过敏性疾病或者过敏体质的患者,反复鼻窦炎以后更容易患得鼻息肉。另外如果摘除鼻息肉术后,不仅仅是要把息肉摘除,也要把窦腔做一个开放清理,术后对于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也要定期地复查复诊,预防再次复发。
什么是口呼吸
口呼吸也就是用口腔呼吸,通常是由于患上了鼻甲肥大、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鼻腔疾病时,鼻腔内堵塞,这样就只能用口呼吸。但有部分人只是习惯性的用口呼吸,长期这样会损伤颌面部的正常功能。
鼻息肉手术后还会不会复发
鼻息肉手术以后能不能复发,取决于患者本身的一些生活习惯。首先患者做完手术以后,不要接触烟酒,另外要注意休息时间,早睡早起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定期复查,做完手术以后必须定期复查,如果发现有问题,医生会及时处理,复发几率会大大降低。合理用药,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做完手术以后,术后的用药、复查占很大比例。如果发现鼻腔粘膜有鼻息肉生长的苗头,需及时处理、用药,往往会得到很好的抑制。鼻息肉术后会不会复发,由很多因素决定。所以病人手术做完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作息时间没有改善,容易触发。如果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复发几率明显降低。鼻息肉术后的有效率一般在80%~85%,只有极个别的病人会出现复发。但复发往往是病人自身的原因。一定要分清楚复发的原因,让患者积极配合。如果嗜酸粒细胞比较高,病人容易复发。要积极用药,而且要长期用药,减少复发几率。
语音时长 02:36

2018-09-29

56151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