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系统性红斑狼疮能治愈吗

发布时间:2020-08-255075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应该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复杂,病因不明,因此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因此说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不能够根治的,也是不能够完全治愈的。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可以达到稳定的,所以对于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有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从临床上来看,大多数患者并且可以控制的比较稳定,那么可以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结婚、生育。所以说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不能够治愈,但是它是完全能够达到一个病情稳定的状态的。如果说你非要达到根治,因为从目前来讲,我们所谓的根治是指症状消失,化验的所有项目都恢复正常。而现在临床上来讲,经过规范治疗,这些症状和指标有的可以转为正常,但是抗体转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临床上有少数人可以达到一个完全缓解,但是也不能认为它就是完全治愈了。因为在不同的条件下,由于天气、情绪、感染等等病疾病还是可以复发的,所以一定要坚持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全程C反应蛋白高咋回事
C反应蛋白是目前临床评估炎症或者是创伤的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反应的是细菌感染和组织创伤的情况,所以在临床当中应用了很多,只要考虑它是一种感染,那么基本上都会查C反应蛋白,也就是CRP。所以对于感染、组织损伤、肿瘤,还有免疫性疾病等等导致炎症的疾病,都可以导致CRP的升高。所以CRP主要是用来评估和诊断某些疾病,了解疾病的好转和转归情况的。那么在临床当中,最常引起C反应蛋白升高的疾病,包括多种细菌感染的活动期,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期。另外还有某些肿瘤、心梗也会引起CRP的升高,在感染因素当中,主要见于多种细菌感染,在细菌感染活动期没有控制时,CRP会持续的升高。那么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皮肌炎等等,这些疾病在疾病的活动期也会有CRP的明显升高。某些恶性肿瘤、急性心梗等等,也会引起CRP的明显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的增加,它只是反映了人体内炎症的程度,但是否能够指示炎症的类型,是感染性的炎症,还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它无法给与准确性的提示,只能反映出体内有炎症存在,相对于其他的一些炎症指标,比如说血沉,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体内炎症的水平,而且不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语音时长 02:15

2021-07-09

62258次收听

缓解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佳方法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佳办法?这个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非常的大,所以不抓紧时间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严重,而且还会导致其他的疾病发生,那么,下面我们先了解下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佳办法吧!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不是会遗传
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遗传倾向。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什么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什么病?在日常生活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叶是常见的一种,该疾病严重的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就要及时确诊,以便及时得到好的治疗。那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什么病呢?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过敏反应、全身症状、皮肤黏膜症状、关节肌肉症状、肾脏症状等,需要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很严重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比较严重,应积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性的疾病,可以引起很多系统的损害。这个疾病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也是非常大的。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一些重要的脏器的损害,比如心、肺,甚至于脑、肾脏等等,也可以伴发血液系统损害。有些患者的疾病出现重要系统的损害,而且损害比较严重时是非常严重,甚至于可以危及生命。但也有很多患者疾病并不是严重,出现的心毒损害比较轻,用一些像抗炎止疼药或者是这种羟氯喹,一些激素免疫抑制剂就能够完全控制。这个病目前预后还是相对在风湿免疫类的疾病当中,比较好的,目前的医疗手段,药物还是能够控制绝大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发展。这个病个体差异大,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严重的程度是需要专科医生来详细评估。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20

52485次收听

02:0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可以累及多个系统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的结缔组织病,有以下一系列特异性症状。第一,面部会出现皮疹。尤其是分布在两颊对称性的蝶形红斑。手指尖、关节附近出现皮疹,躯干、四肢都可能会有出现。第二,脱发。正常人平常掉头发可能不会很多,但是狼疮的患者脱发的量是比较多的。第三,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第四,对日光会过敏,晒太阳以后会出现皮疹的症状。第五,狼疮患者可能会影响肾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比如蛋白尿、肺炎、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低。
02:03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注意事项:首先,患者需要低蛋白以及低盐饮食;其次,患者需要避免食用一些引起光敏反应的食物;再者,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高糖以及高脂肪食物。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同时有肾脏损害,比如出现了少尿、低蛋白血症或者高血压水肿等,应低蛋白饮食、低盐饮食,并且要限制水的摄入量。在这些情况缓解改善后,可以恢复普通饮食。另外,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日光会过敏,在进食当中就应该避免进食一些会引起光敏反应或者加重这种情况的食物,比如芹菜、香菇等等。再一个,狼疮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会服用一些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药物,这些药物对血糖、血脂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狼疮的患者应避免进食一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粗纤维、清淡、多维生素的食物为佳。
系统性红斑狼疮能生存多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所导致的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受损的自身免疫病。这种病常常好发于年轻的女性。病人一旦得了红斑狼疮,常常觉得心理负担比较重,认为这种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自身免疫病,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种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虽然它的确切病因还不是非常清楚,但是通过现有的科技的手段进行综合调理,能够早期发现、早期个体化、规范治疗,红斑狼疮的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并不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寿命。所谓的规范治疗,包括适当时间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同时还要嘱咐病人饮食、生活要规律,适当的加强锻炼,进行心理调理。系统性红斑狼疮,现在其实是一种和高血压、糖尿病类似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语音时长 01:34

2019-10-08

58867次收听

系统性红斑狼疮会传染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个病名听起来有点让人恐惧,所以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属都会问这个病是否传染,因为从名字上看好像一种传染性疾病,但是其实这个疾病它不是传染性疾病,所以它完全不具备传染性,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得病由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不管是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的是我们体内的免疫细胞出现功能的异常,产生很多的自身抗体,导致攻击我们人体内的这些器官,导致我们临床上的各个器官受累的症状以及相应的结果,所以它的治疗也是从免疫学的角度上去治疗,所以它跟传染病不一样,患者不具备传染性,中间也不具备传播途径,所以它也没有相对的这种像微生物感染这样的这种传播的通路,所以大家是不需要担心。即使这个病的病因当中有一些跟感染因素相关,也就是有些患者是因为感染之后诱发的疾病,但是他得这个疾病并不是感染直接诱发,而是感染之后诱发免疫反应所导致,所以这种疾病本身虽然感染是一种病因,但是这种感染它不是感染性疾病,所以它不具备传染性。
语音时长 01:44

2019-08-19

58654次收听

04:03
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受累症状、血液系统受累症状、肺脏受累症状、肾脏受累症状、心脏、神经系统等系统受累症状等等。1、皮肤黏膜受累,身上、脸上出现红斑,口腔出现口腔黏膜的溃疡,头发出现脱发。2、血液系统的受累,可以出现白细胞的减低、贫血,血色素的减低、血小板的减低、重度的血色素下降和血小板的下降,甚至危及生命。3、肺脏的受累可以出现狼疮肺的表现,肺泡出血等等。4、肾脏的受累可以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少尿等等表现,导致狼疮肾炎,甚至导致死亡。5、心脏、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以及血栓、意外妊娠和流产等症状。
02:23
系统性红斑狼疮传染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是传染性疾病,所以它完全不具备传染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不管是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体内的免疫细胞出现功能的异常,产生很多的自身抗体,导致攻击人体内的器官,导致临床上的各个器官受累的症状以及相应的结果。所以它的治疗也是从免疫学的角度去治疗,所以它跟传染病不一样,患者不具备传染性,也不具备传播途径。
什么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方面的一个疑难杂症,在医院里属于风湿免疫科的疾病,病因并不是很清楚,它是一种免疫紊乱。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有规律的,女性多见,特别是青年女性很多见,缠绵难愈,不好治而且很多预后也不好,属于疑难杂症。如果控制不好,会损伤人体很多重要的脏器。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29

62549次收听

01:25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什么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方面的一个疑难杂症,目前病因并不是很清楚,它是一种免疫紊乱。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青年女性,缠绵难愈,而且很多预后也不好,属于疑难杂症。如果控制不好,会损伤人体很多重要的脏器。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医院里属于风湿免疫科的疾病。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采用对症的方法治疗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自身护理,定期去医院做复检。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颧部红斑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