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是什么病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 主要因为静脉瓣膜病变引起,有长期静脉形态改变如静脉扩张或功能性异常如静脉反流, 表现为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伸长,曲张静脉突出于皮肤,患者感觉下肢酸胀不适等。
一、静脉曲张的病因和机制
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静脉,平均75cm,足背静脉弓内侧和足内侧静脉汇合后在内踝前1-1.5cm处,沿小腿内侧向上向后行,在小腿中1/3处在胫骨前嵴后方约3.5cm处和隐神经紧贴伴行。下肢静脉手术时,容易损伤隐神经出现下肢麻木。 在膝关节后内侧,在股骨内上髁后方2cm,沿大腿内侧上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汇入股静脉。此处股静脉和股动脉、股神经的关系是从内到外,顺次为股静脉、股动脉和股神经。可用英文字母VAN来帮助记忆。在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有5个分支。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在外踝后方上行到小腿后,在腘窝下角处穿深筋膜,在腓肠肌两头间上行入腘静脉。
静脉曲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因素、先天性发育不良,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缺陷,后天生活习惯影响久站、久坐,局部外伤或患者喜爱翘二郎腿导致局部静脉受压受伤, 有下肢多次长期受过冷水浸泡的病史,或合并有长期哮喘、便秘或重体力劳动等造成长期腹部压力增高,女性多次怀孕,怀孕期间腹压增高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倒流,继而下肢静脉压力升高。 在足踝部毛细血管增生、血管通透性增强,腿部皮肤有红色或蓝色如同蜘蛛网、蚯蚓的扭曲血管。血液渗出导致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 静脉曲张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的增加、静脉疾病家族史、体重增加、吸烟、下肢创伤史、既往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及妊娠。对于无明确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能是既往有外伤史,未明确诊断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部分患者无任何不适,感觉良好,但多数患者最常见的主述是下肢不适,腿部无力、沉重酸胀感如灌铅样感觉及肢体肿胀。长期站立后症状加重,平卧或抬高下肢后则缓解。 半数以上的患者有疼痛和肢体不适。疼痛可能为隐疼、明显的疼痛或弥漫性的酸痛,疼痛局限在特定的静脉或溃疡区域。疼痛严重时影响步行。静脉疾病相关疼痛通常在站立或双足悬垂久坐时加重,下肢抬高或行走后可以缓解。
静脉曲张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血栓性浅静脉炎,慢性静脉曲张20-40年后,下肢特别是踝部出现皮肤营养性改变,如皮肤萎缩、腿毛消失、脱屑、皮肤和皮下组织脂质硬化、湿疹,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和溃疡。
查体可见腿部皮肤有红色或蓝色如同蜘蛛网、蚯蚓状的扭曲血管,严重者如同绳索或状如蒜辫或蛇盘踞在大腿内侧, 在膝下曲张静脉如同葡萄样,个别患者出现踝部湿疹和溃疡。静脉疾病引起的疼痛常与受累静脉、皮肤改变或溃疡直接相关,不像神经根病那样为放射性疼痛,也不像关节炎那样在关节活动后加重。
静脉曲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诊断的诊断一般不困难,小腿静脉隆起弯曲,甚或成团块。患肢发胀,沉重感,易乏力疲劳。 严重者,足踝轻度水肿,小腿下部、踝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可有慢性溃疡。了解下肢浅静脉、交通静脉及深静脉的瓣膜功能以及回流是否通畅,尚需作以下检查: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erndelenburg试验):病人平卧,患肢抬高,使静脉血排空,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以压迫大隐静脉。然后让病人站立,即刻放松止血带,若大隐静脉自上向下迅速充盈,表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若病人站立后不放松止血带,在30秒内出现静脉充盈,表示有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同样原理,也可在腘窝上扎止血带,以检查小隐静脉瓣膜的功能。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根部浅静脉主干,嘱下蹬运动10~15次,若曲张静脉排空,说明深静脉通畅(阴性);若曲张静脉更形明显、张力增高,则说明深静脉不通畅(阳性)。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抬高患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从足趾向腘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向下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让病人站立,一边向下解开第一要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缠第二根弹力绷带。若在二根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则表示交通静脉功能不全。
彩色超声检查为无创性检查,可以确定大小隐静脉及深静脉的瓣膜功能及通畅程度,并可了解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的位置。多数情况下超声提示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扩张及血流逆流,严重时提示深静脉也有血液逆流。一般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不需做静脉造影,若疑有深静脉及交通静脉病变,可作上行或下行静脉造影。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静脉曲张严重吗
- 2 静脉曲张是怎么引起的
- 3 静脉曲张是怎么得的
- 4 静脉曲张怎么形成的
- 5 静脉曲张该注意什么
- 6 静脉曲张是怎么造成的
- 7 什么是静脉曲张
- 8 静脉曲张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