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浅谈胆囊息肉样病变

发布时间:2018-08-1459141次浏览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样病变的统称。按病理分类:胆囊癌、胆囊腺癌、胆囊腺肌病、胆固醇息肉。临床上分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三类。

122023198.jpg

1、胆固醇性息肉

发病原因为胆固醇脂质代谢失调,导致胆固醇大量沉积在胆囊壁固有层,隆起突入胆囊腔且上覆正常的黏膜上皮,就形成胆固醇性息肉。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50%,占良性病变的绝大多数。B超示:多数多发,直径小于10,常位于胆囊底部,病变回声多为强回声,调整体位可见摆幅很大,有细小蒂悬垂于胆囊腔内的息肉。若为广泛胆固醇黏膜沉积症,则胆囊壁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增厚,并与周围器官粘连密切,分离困难。

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只需定期随诊视察,只有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影响病人正常工作及生活时,才考虑手术。目前尚未发现其癌变的报道。

2、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

此类病变约占总数的36%,包括以下几种:

腺瘤,来源于上皮成分的增殖,是由于胆囊黏膜的腺瘤样增生而形成的肿块。较常见,其特征多为有蒂,单发,乳头状。其组织学分型为:乳头状瘤、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B超示:均为中等回声,边缘不光滑,蒂宽,单发,直径大于10,多见于胆底部。腺瘤具有明显恶变潜能,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其过程是:腺瘤性增生→腺瘤中、重度异形增生→癌变,其癌变率约为10%,伴有胆囊结石的腺瘤癌变可能性更大。近期的研究表明,胆囊腺瘤和癌的发生与结石及慢性炎症对胆囊黏膜的长期刺激和损伤,导致上皮细胞异型增生有关。CT检查、肝胆B超、静脉胆道造影三项结合的术前检查是本病的最佳选择。当B超示有下列情况时应高度怀疑癌变可能:

①直径大于10;

②单发;

③位于胆囊颈部;

④中低强度回声;

⑤伴有胆囊结石。一旦怀疑癌变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腺肌瘤,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其发病机理不清,近年的报道和对胆囊组织学的研究认为:成人胆囊内狭窄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胚胎期胆囊芽囊化不全所致,也可能与胆囊动力学障碍有关,致使胆囊内压力增高,使黏膜伸入黏膜下层,如肌层而疝出形成罗—阿氏窦(RAS)。其发病现在普遍认为胆囊黏膜增生面积加大,肌肉增生使胆囊壁增厚,加之胆囊壁神经纤维异常增生,胚胎期胆囊芽囊化不全,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化形成。罗—阿氏窦可达浆膜面,数目繁多,常有胆汁淤积,继发炎症形成结石并嵌入。根据病变部位及发展阶段分为以下病理分型: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

(1)弥漫型

病变从颈部至底部均有上皮及肌层增生,RAS累及整个胆囊。胆囊造影示:脂餐诱发胆囊收缩可见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周围有许多呈串珠样或花边样透亮小点。RAS若较大,有结石嵌入,可见固定的囊壁充盈缺损。B超多轴位动态观察可见相应的回声,低回声或强回声影。CT清楚显示颗粒样或线样影。由于胆固醇沉积症、腺肌增生症、神经瘤病常同时存在,因此部分病例可出现胆囊浓缩功能,排空功能亢进,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部分病例也可合并结石、慢性胆囊炎、囊壁增厚逐渐萎缩而丧失功能。

(2)节段型

初期,受累囊壁呈环形狭窄,宽度不超过3,此时也称环形腺肌增生,通常发生在先天性胆囊隔膜的部位,并扩展至周围胆囊壁。胆囊造影:胆囊内有1-2个环形狭窄,将胆囊分成2-3个相通的腔,并可显示RAS,根据狭窄部位可分位于胆囊管与漏斗部之间,漏斗部与中间部之间,中间部与基底部之间。进展期,病变仍局限于一段囊壁,但范围较大,病变处囊壁增厚、狭窄,有RAS典型形成,可分近端型,位于漏斗部,远端型,位于远端底部,中间型,位于胆囊体部,中间远端型,较常见,远端增厚明显,胆囊收缩时将腔完全分开。

(3)局限型

病变位于胆囊基底,增生却不仅在底部,分为三期,第一期增生在隔外,发育差,第二期生长显着,第三期增生完全封闭通道,呈局限性乳头状肿物,造影示:RAS与胆囊腔相通,呈充盈缺损或火山口改变。

腺肌瘤以往被认为没有恶变倾向,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其仍有癌变可能,特别是胶样癌。MC以肯定其为癌前病变。

炎性息肉,是炎症直接刺激所引起的肉芽肿,分为无上皮成分和有上皮成分,质中等,单发或多发广基结节,直径约5,周围囊壁呈明显炎性改变。病理特点主要是间质性细胞浸润,目前未见有癌便报道。

腺瘤样增生,也称增生性息肉,无蒂,单发或多发,直径5左右,病理特点是表面增生,类似肠上皮化生,可见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为非炎性、非肿瘤样的良性病变。

其他少见病变: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纤维脂肪瘤、纤维黄色肉芽肿炎、肝胰组织异生等。

 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

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10%,分为乳头型、结节型。一般直径不超过20,以腺癌多见约85%。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胆囊结石的慢性感染所造成的长期刺激有关。约80%的胆囊癌病人伴有胆囊结石,因此对胆石症病人,特别是高龄病人伴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应及早作胆囊切除术。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当影响胆囊功能,病人的临床症状往往与胆石症相似,大多伴有慢性胆囊炎症,常是LC手术的适应症。

胆囊恶性息肉样病变,术前B超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近年发展起来的内镜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也有很大帮助,当病变大于12mm时,我们应高度怀疑恶变可能,应行开腹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将胆囊管上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与肝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

相关推荐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的症状有什么
胆固醇性胆囊息肉学名为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可能会有间歇性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胆囊息肉的类型主要的两种
胆囊息肉属于内科疾病之一,而且人们把胆囊息肉的类型主要分成两种,然而对于这两种胆囊息肉的类型,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那么,胆囊息肉的类型具体有哪些表现呢?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PLG患者合并胆囊炎、胆石症,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胆绞痛、发热等
治疗胆囊息肉最好就是用手术
治疗胆囊息肉最好就是用手术,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那么胆囊息肉的治疗有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是人们经常咨询的,下面就让权威专家来为我们解说下。胆囊息肉的治疗一般都有下面几点:第一.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治疗包括腺瘤与腺肌瘤
生活中引起胆囊息肉的原因
胆囊息肉是最为常见的一大内科疾病,对于胆囊息肉的出现,其实多数人了解的不是很多。究竟什么是造成胆囊息肉的病因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1)忧思过度,睡不安稳会导致胆囊息肉的现象出现。郁结伤脾,复被外邪所搏,脾主肌肉,忧思过度,伤及脾
怀孕期间得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怀孕期间得胆囊息肉怎么办?对胎儿影响不大,生产后建议及时手术。那么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呢?一旦被确诊是患有胆囊息肉的话,我们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息肉首选的是药物治疗那么在平时生活当中也是需要注意的。我们今天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样病变很严重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言,它都是一个良性疾病,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检查身体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对于胆囊息肉样这种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对于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的,我们需要做的定期的随访观察,多长时间,一般我们建议病人在半年左右要做一次B超。而对于那种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我们需要做一个外科手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直径大于一公分的息肉,它是有可能会癌变的,对于手术前已经怀疑有可能有癌变的这种胆囊息肉,我们在做手术的过程当中,一般要进行一个快速的冰冻病理的一个检查,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如果这个息肉已经癌变了,那么手术方式也要进行一个相应的调整,只进行一个胆囊切除,并不能满足一个根治性手术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个胆囊床肝组织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一个清扫,这样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情况下,这个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6

49712次收听

胆囊息肉样病变如何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如果没有发生癌变的风险,对胆囊功能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不需任何的干预,定期检查就可以;需要重视的是,如果是单个体积较大,快速增长,形态不规则,内部有血流信号,易发生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应该及早的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绝大多数都是胆固醇的结晶,或胆固醇性息肉,是一种异常的结构,胆囊息肉样病变是医学上对凸出于胆囊腔内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并不代表癌变,不代表一定是癌,对于胆囊壁任何不正常的信号,任何在胆囊壁上的一些异常的结构,统称为病变。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24

52688次收听

胆囊腺瘤算是什么病
胆囊腺瘤一般称之为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属于胆囊息肉的一种,胆囊息肉又称为息肉样病变,是指生长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包括了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在超声表现,主要是基底较宽,生长速度较快,外形不规则,内部有血流,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超声照影,来判断胆囊息肉到底属于哪种性质,也可以通过增强CT和核磁来判断胆囊息肉是否有血流,是否强化,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胆固醇性息肉,而腺瘤性息肉在胆囊息肉当中,虽然发病并不常见对于胆囊腺瘤性息肉来讲,其直径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由于其存在潜在癌变的风险,需要重视。影像学检查无论是超声、CT、还是核磁,都存在一定误诊的概率,即使影像学检查已经确认为胆囊腺瘤性息肉,也发现其中部分患者手术后仍然证实为胆固醇性息肉,对于年轻人来讲,胆囊息肉的手术选择要慎重。
语音时长 03:04

2020-02-21

58710次收听

02:10
胆囊息肉怎么引起的
根据胆囊息肉的性质我们可以将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胆固醇性息肉最常见。往往是和胆囊内胆汁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或比例失调,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胆囊内胆固醇结晶贴附在胆囊壁上形成的多发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具体形成的原因不清楚,那么对于腺瘤性息肉我们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观察及息肉的大小、形态、基底是否有血流,来判断其有无发生癌变的风险,那么炎性息肉是由于长期慢性的胆囊炎特别是胆囊结石刺激以胆囊壁内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病变!那么,无论是哪一种息肉,我们的建议都是要通过检查来确定其胆囊息肉的性质,并通过动态监测来观察其变化情况,对于有症状或者是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则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02:15
胆囊息肉能吃鸡蛋吗
胆囊息肉可以吃鸡蛋。大多数的胆囊息肉是无症状的,可以在一日当中正常食用鸡蛋,建议的量是一天不超过一个鸡蛋,对于需要足够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多食用蛋清而减少蛋黄的摄入。当然,对于胆囊息肉已经合并有慢性或者是急性胆绞痛发作,胆囊结石同时存在时,则要避免蛋黄的摄入,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对于胆囊的刺激,诱发急性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的发作,因此,对于无论是胆囊息肉还是其他胆囊疾病食物,要注意其食物当中的饮食成分。尽量的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摄入。
胆囊息肉病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还有可能与饮食,生活方式,胆固醇摄入过多,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胆囊息肉样病变病理分类分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炎症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炎性反应性病变,胆固醇性息肉更是全身脂质代谢紊乱和胆囊局部炎症反应的结果。有人认为胆囊息肉与胆囊炎症及结石症有关,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排毒器官,但随着近年来在饮食方面过多的使用了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使得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进一步升高,常见原因考虑以下几种:一、饮食,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壁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二、生活方式,患者要克服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熬夜、酗酒、抽烟等,要坚持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取山楂、菊花等做成药茶经常饮用,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三、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所以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四、胆囊息肉还可能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
语音时长 02:11

2019-04-29

54982次收听

02:21
胆囊息肉症状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胆绞痛。但很多患者并无症状,是在做体检时无意发现。若病变位于胆囊颈部,会影响胆囊排空,餐后发生右上腹绞痛,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患者,绞痛更明显。罕见症状为阻塞性黄疸、胆道出血、急性胆囊炎等,该症状与胆囊颈部息肉阻塞、胆囊管息肉脱落坎顿于壶腹部有关。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结石长期刺激可能会促进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进而引发癌变。
03:14
胆囊息肉是什么
胆囊息肉是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临床上叫做胆囊息肉样变。胆囊息肉有不同类型,第一种,真性息肉,胆囊壁、胆囊粘膜形成炎性息肉;第二种,腺瘤样息肉,胆囊壁上突起实性结构。腺瘤或腺肌症、炎性息肉,增大发生恶变。胆囊单发息肉逐渐增大,需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早期胆囊结石是胆囊内的胆固醇成分呈过饱和状态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贴附在胆囊壁。
胆囊息肉样病变需要做手术吗
胆囊息肉样病变部分病人需做手术。手术指征会把握相对比较严。在胆囊息肉样病变小于一厘米时,99%以上是胆固醇性息肉。这部分病人不手术。例100个病人,有5个需做手术。这时风险不容忽视。因胆囊腺瘤是癌前病变,也就是说有1/20机会是在几年内,可能会发展成肿瘤。这时风险不容忽视,1‰风险可观察,5%左右风险就不容忽视。部分病人建议做手术。
语音时长 01:31

2018-09-07

54387次收听

02:00
胆囊息肉需要治疗吗
真息肉如果长到一定程度容易有癌变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个是结石早期一段时间,不到一公分的时候,可以观察,比如用药,患者的低脂饮食,改变例如早上不吃饭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结石的早期能够恢复。当胆囊息肉,差不多一公分的时候,这时建议积极治疗,就做胆囊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