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低分化腺癌怎么得的
胃低分化腺癌是胃癌的一种,一般发现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预后一般较差,它的发病因素很多,如:不规律饮食、长期酗酒及吸烟、所住地的地质和水质中含有有害物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长期心理状态不佳等等,都是它的发病因素。
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来说,治疗胃低分化腺癌,已经发现,只要是病人能够承受手术的话,要及时手术治疗,术后要积极化疗治疗,术后要定期复查,术后3年内每3-6月1次,3-5年每6月1次,5年后每年1次。胃镜检查每年1次。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