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一直7点有多严重
发布时间:2021-07-0998474次收听
语音内容:
还好,不算太严重,因为空腹血糖6.1mmol/L以下正常,6.1mmol/L到小于7mmol/L是糖尿病前期,大于等于7mmol/L是糖尿病,这就到了糖尿病的范围,如果是餐后血糖,正常人是7.8mmol/L以下,7.8mmol/L-11.1mmol/L是糖尿病前期,到了11.1mmol/L以上才是糖尿病。
所以,如果病人血糖7点多mmol/L应该不太严重,但是这里特别要说一下空腹血糖的情况,因为糖尿病诊断的时候血糖大于等于7mmol/L就是糖尿病,表示已经有糖尿病,如果已经有了糖尿病,在治疗中间就有一个控制标准,要求糖尿病人一般至少要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7以上mmol/L就没有达标,所以7mmol/L没达标,如果用的药也不会引起低血糖,比较年轻,病程比较短,血糖控制的要更低一点,比如控制到6mmol/L以下可能会更好一点。
所以,如果病人血糖7点多mmol/L应该不太严重,但是这里特别要说一下空腹血糖的情况,因为糖尿病诊断的时候血糖大于等于7mmol/L就是糖尿病,表示已经有糖尿病,如果已经有了糖尿病,在治疗中间就有一个控制标准,要求糖尿病人一般至少要把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7以上mmol/L就没有达标,所以7mmol/L没达标,如果用的药也不会引起低血糖,比较年轻,病程比较短,血糖控制的要更低一点,比如控制到6mmol/L以下可能会更好一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糖8.2空腹为糖尿病吗
血清C肽测定代表什么意思
血清C肽测定是判断胰岛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C肽是胰岛素生成过程中同步产生一种物质,合成了多少胰岛素就产生了多少C。健康人群空腹状态下基础血清C肽水平不低于400pmol/L,血清C肽在餐后0.5-1小时达到峰值,参考范围是空腹状态基础值的2-3倍,餐后三小时,血清C肽基本降低空腹状态水平。C肽和胰岛素的生成的同时的,人体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原,经过酶的剪切作用以后,就会同时形成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和C肽是等比例分泌出来的。因此通过检测血清C肽的水平是可以反映胰岛内分泌功能的,而且血清C肽属于内源性的胰岛素,不受外源性胰岛素药物的干扰,所以对于治疗期间的糖尿病患者,了解体内胰岛素水平,检测血清C肽是非常合适的,检测C肽比胰岛素更加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胰岛的功能状态。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空腹或餐后监测血清C肽的水平都是明显降低的,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极差或者已经到了衰竭状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清C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尿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胰岛β细胞大面积衰竭,C肽水平也会明显降低。此外临床上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测定空腹状态,餐后一小时或者两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胰岛功能的情况,结合目前的血糖水平变化等,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范围为多少
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范围,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和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类型、病史、有无并发症等因素非常相关。如果是比较年轻的、没有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理想目标是: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最好控制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内。如果年龄比较大,特别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8mmol/L以内,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10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控制在7.5%左右,控制好血糖,能够让并发症出现得晚一些,病情也会轻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人群,如果出现低血糖,对身体的损伤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低血糖休克发生时有致命的风险,所以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理想目标适当放宽是有原因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方面,主要是药物治疗,单用或者联合使用降糖药物,有药物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皮下注射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药物降糖的过程中,定期进行空腹血糖、随机血糖的检测,定期去医院内分泌科复查,根据血糖代谢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药物治疗的同时,坚持长期的糖尿病饮食原则,对于维持血糖的稳定,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03:08
尿液里有酮体是什么原因
尿酮体阳性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常见的原因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病人可以出现酮体的阳性。第二,在饥饿状态下,尿酮体可出现阳性,所以单纯见到尿液中的酮体阳性,首先考虑是否有糖尿病的可能,其次考虑是否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长时间没有饮食,从而出现酮体阳性,都属于生理的情况。第三,糖尿病的病人,大量的服用糖尿病的药物,或在未进食时使用胰岛素,也可引起酮体的阳性,也是常见的原因。所以,单纯的尿酮体阳性,建议患者还是要进行复查,饮食之后,复查如果尿酮体转为阴性,就没有太大问题。
02:40
血糖空腹6.5能恢复吗
空腹血糖6.5mmol/L,是糖尿病前期。正常人空腹血糖小于6.1mmol/L。现在可以预防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的控制,多运动,让体重能够保持正常范围。尤其是超重肥胖的,经过比较特别有效的管理体重,血糖有可能恢复到正常。实在不能恢复正常,可以吃药物,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服用以后血糖能降下来。但此种降下来,是通过部分治疗措施的,要控制饮食、运动。所以,要通过努力才能恢复正常,但若成功以后又放松了,血糖会反复上去。所以,保持是最重要的。
糖尿病的危害有那些
糖尿病的危害有很多,比如说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对肾脏会带来一些影响,并且对心脑血管也会有影响,周围的血管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一些病变,而且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眼睛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视力低下等症状。
糖尿病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吃得多、容易饿、尿多、多饮、体重急剧减少、视力异常、疲劳乏力等。一、吃得多却容易饿。总是出现饥饿感,不怎么爱吃甜食的人,突然开始大量的吃甜食,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二、尿多。血糖持续高超过肾糖阈,葡萄糖经过肾小球过滤出来,并不能够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就会形成渗透性利尿。三、多饮。出现多尿,加上高血糖,使得血浆渗透压增高,让身体细胞内出现脱水的现象,刺激了口渴中枢,导致多饮。四、体重急剧减少。体内的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者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身体无法使用葡萄糖产生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强,消耗过多,导致体重下降。五、视力出现疲劳或者下降,血糖高导致晶体渗透压出现改变,引起屈光度变化导致的。六、疲劳乏力。因为葡萄糖不能有效的释放出热量,而且组织还很缺水,电子介质就会失去平衡,这时候就会出现疲劳乏力现象。
糖尿病检查哪些项目
糖尿病要查血糖,血脂,肝功,肾功以及尿常规,血常规,还有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肌酐比值,另外就是要做一个全身的检查,就是胸片,看胸部有没有感染或者肿瘤,那就是超声,腹部的B超,肝胆胰脾肾以及膀胱,膀胱的残余量检查,还有就是要做一个下肢感觉定量的一个检查,看有没有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下肢动脉硬化的检查。二型糖尿病,一旦诊断,就要做检查,主要是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常规筛查,是看有没有神经病变和血管的病变,眼底的筛查,是看眼底的视网膜的病变,或者是微血管瘤出血以及视网膜的脱落等,还要看有没有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睛的检查,还可以做植物神经的病变的自主神经病变检查,如心脏或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改变的定量检查。
吃什么恢复c肽
1型糖尿病c肽是基本不可能恢复,想要改善需要长期的注射胰岛素。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也就是说产生一个胰岛素就会相应产生一个C肽。食物纤维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膳食中可以多吃一些蔬菜、麦麸、豆类和整谷。
01:10
糖尿病热量计算
糖尿病患者每日的总热量是根据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身高、体重、活动量、年龄等因素计算得出。患者可以到营养门诊咨询专业的营养师,计算自身的每日总热量是多少。根据食物交换份的原理和规律,一份水果一般提供9000卡的热量,如果此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比较平稳的状态,食用一份水果以后,为保证摄入热量不超标,一般是要与主食替换,要适当的减少一份主食,大约半两,也就是25克的粮食,这种摄入方式可以保证患者每日总热量的稳定。
02:04
降血糖的药有哪些
降血糖的药物主要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还有新型的降糖药以及中药。一、比如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等二、如GLP-1、DPP-4、西格列汀、伊格列净等新型降糖药。三、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也非常有优势,尤其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初发病例,口服降糖药辅以中药可以起到更好的降血糖的作用。
01:47
酮症酸中毒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主要包括大量补液,补充胰岛素,补充氯化钾,补充碱性药物四个方面。一、大量补液体,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失水很严重,所以要补充生理盐水,最好通过静脉补液,一天可以补4000到10000ml。二、补充胰岛素,因为这时候血糖很高,而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最好。而且需要静脉使用胰岛素,使血糖快速下降。三、给低血钾病人补钾。四、对酸中毒患者补充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是碱性物质,能够中和酸中毒。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的食疗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是指导糖尿病医生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之一,每年更新和修改,且一贯重视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管理。在2018年版中,ADA给出了详细的生活方式管理建议,包括饮食营养、运动等几个方面。
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因素的改变,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逐渐演变成了流行性慢性疾病。据2013年9月完成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大型调查研究报道: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