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是个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感情体验,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都希望自己表现出色,被他人认可、接受、尊敬、羡慕、赞扬,适当的焦虑提醒个人事先做好准备,在交往过程中使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因此,社交不安是人际关系所必需的感情,没有必要大幅度抵抗。北京稳定医院心理咨询科黄建军
但接受社交不安并不意味着无关紧要。如果焦虑的强度过大,持续的时间过长,对个体的人际交往产生了阻碍,并引起个体的持续回避行为,这就是“社交焦虑障碍(SAD)”,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交恐怖症”。SAD的表现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与人交往的情况下有引起SAD的可能性。例如大会发言、主持会议、集团讨论、朋友聚会、会见领导人和老师等重要人物、异性约会、熟人面前说话、向陌生人询问道路、向店里退货等场面,个人可以感受到强烈的不安和恐惧感,心悸、出汗、颤抖、脸红、僵硬、口吃、大脑空白、尿急等显着的身体不适因此,今后每次遇到这样的场面,都会发生不安和恐惧,尽量避免参加这些人际关系,在极端的情况下,可以引起完全的社会隔离。当然,很多SAD患者认为这种恐惧是过度或不合理的,一次回避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鼓励自己带着恐惧参加人际关系,每次反复不安和恐惧的体验,非常痛苦。
无论是轻度属于正常范围的社交不安,还是达到疾病程度的SAD,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其核心是程度不同的害怕自尊心受到伤害和强烈维持自尊心的过程。比如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不敢参加聚会的SAD患者,怕自己表现不好,怕出丑,继而担心别人会批评、挑剔和嘲笑自己,从而有损于自尊心;不敢与异性交往,甚至不敢与人对视的SAD患者,怕对方评价自己不好,怕自己喜欢对方的某些想法被对方发现,怕被拒绝,从而有损于自尊心。在社交的场合下,会激发出SAD患者的担心:他们会发现“我不好”、“我无能”、“我无知”、“我有缺陷”、“我下贱”、“我有病”……等等,所有这些担心反应了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恐惧。
SAD患者的一些回避行为正是出于对自尊心的极力维护。放弃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拒绝在众人面前说话,希望不要提问,约会来临时,身体不舒服失去契约等类似的行为是对自尊心的护理,看行动式的防御机制,认为这样的弱点不会被对方发现,不会被嘲笑,不会被轻视。其实,这是隐藏耳朵的盗铃式的自我欺骗者,这种自尊心的维护不仅不起作用,反而会提前泄露马脚,给予额外的社交不安的形象,这种防御相反,不能真正缓和社交不安。只要防御,就没有痛苦,但人际关系是人类天生的需要,如生存、职业、生命的持续。防御的结果是加深了与交往需求的矛盾,SAD也持续存在。
万事皆须追本溯源,SAD患者的自尊心为何容易受到伤害?在同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不安?遗传的先天素质固然重要,但早年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更值得重视。幼年和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自尊心不断受到打击的人(父母过于严厉的要求、严厉的谴责、否认、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谩骂、经济、成绩、容貌等不如人轻视)倾向于对人际环境敏感、易受伤害。由于其内心深处形成了我不好、我有缺陷、我不如人等关于自己的负面形象,同时内心深处有批判、嘲笑、轻视的对象形象,这种关于自己和他人的固定认识会使个人在人际交流中有选择地注意自己的不好和他人的负面评价,这种模式越来越牢固,越来越有偏差。SAD的严重形式就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而单纯的SAD在发病之前性格上基本没有明显的回避行为,SAD往往是因为某个社交情境危及到个体的自尊心,作为扳机事件,引发了SAD固定的认知行为模式――“怕自尊心受到伤害”并“极力维护自尊心”。
综治疗的焦点是帮助患者恢复自尊心。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治疗,都将专注于将SAD状态转化为非SAD状态。
如何帮助SAD患者恢复自尊?要从治疗本身开始,尊重SAD患者,关注其内心矛盾,认可维系SAD的两种力量:1、“怕自尊心受到伤害”并“极力维护自尊心”。2、内在的与他人交往的需要。
与患者一起,个体化的探索其SAD产生并维系发展的心理社会因素;捕捉特定的引发焦虑/恐惧的人际情景下,其固有的带有偏差的认知模式和不能真正发挥保护作用的行为模式;探讨新的更加合理的认知模式和更有建树性的行为模式,运用更成熟的防御机制――升华,而不是回避,来切实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一方面提高了自尊受伤的门槛,另一方面创造了一个提供尊重个人的人际环境。这不仅满足了交流需求,而且感到充分的自尊心,非SAD的状态也逐渐发生。
本文由北京心理咨询http://huacan.net.cn/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