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伤口感染、继发性出血等多种问题。为了防止上述问题,需要做好处理,按照医生的指示做好术后护理。
术后如何护理血管损伤?
1、始终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
血管损伤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包括呼吸、温度、血压、脉搏和智力状况,经常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特别是合并损伤人群应密切注意,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对症护理。此外,应积极预防和控制急性肾功能衰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合理补充血容量。
2、固定好
患肢关节一般用管状石膏或石膏支撑固定,需固定4~5周,确保吻合处无张力,然后慢慢伸直关节。但是,在康复训练中,不要操之过急,以免缝线裂开,导致大出血,甚至诱发创伤性动脉瘤。
3、掌握好体位
如果静脉回流不顺畅,可以适当抬高患侧肢体和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太高或太低。
4、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手术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受影响肢体的脉搏、皮肤温度、颜色和感觉。同时,还应观察肌肉活动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异常,每小时记录一次。如果患者肢体远端皮肤颜色苍白,温度下降,脉搏减弱,肿胀不明显,说明局部血肿压迫或动脉栓塞,需要第一时间手术检查。患侧肢体肿胀明显发绀,血液回流异常,即使患者肢体抬高,也无法改善。这是静脉栓塞,需要手术检查。患者肢体软组织大面积挫伤,淋巴和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严重肿胀,需立即垂直切开减压,改善血液循环。未及时处理上述问题,可能导致血管修复失败。
5、积极预防感染
血管损伤修复术后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感染,就会诱发血管栓塞,使血管修复失败,严重时可引起继发性大出血,危及生命。因此,抗生素需要足够的足疗程来及时处理伤口,以保持排水顺畅。
6、继发性大出血
继发性大出血是血管损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出血原因与感染、止血不良、引流压迫、坏死、滥用抗凝剂等多种因素有关。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1~2周,一旦出血症状需要立即清除血肿和止血,然后结扎动脉。如果伤口感染严重或肌肉广泛坏死,则必须截肢。
7、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
术后静脉输入可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3~5天后适当使用抗凝剂。但术后不能立即使用全身抗凝剂,否则会引起出血。
温馨提示
手术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护理,不得随意停止用药。卧床时,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经常按摩压力部位,清洁身体,避免褥疮或坠入肺炎。同时,正确面对疾病,不要过度焦虑,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