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息肉要不要切?先“三看”会不会恶变,心里就有底了

关键词: #息肉
关键词: #息肉
息肉,顾名思义,是一块生长在身体上的肉,是一种突出于粘膜表面的异常肿瘤。通常息肉很容易生长在鼻声带、胃肠道、膀胱和子宫中。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可能是恶性的。
息肉是怎么出现的?
息肉可以在局部粘膜组织增生时生长。局部粘膜组织增生是由局部粘膜组织的炎症刺激引起的。炎症的原因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和遗传。如果有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的人容易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如果父亲或母亲生病,孩子生病的概率可达50%;如果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可刺激子宫内膜组织增生,产生息肉;持续便秘,干粪会停留在肠道内,持续刺激肠粘膜,使肠粘膜发生炎症反应,产生肠息肉。
息肉癌变的几率有多大?
癌症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是由息肉、增生、结节等小病引起的。有些息肉是癌前病变,但不能一概而论。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通常体积小,组织学是炎症性息肉恶变的风险较低。5种息肉容易癌变,一种是短时间内生长速度快的息肉,特别是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二是有遗传倾向的肌肉,特别是民族结肠息肉;三种是多发性息肉,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息肉;四种是组织性腺瘤性息肉;五种是形状奇怪、直径大的息肉,如花椰菜和宽基广蒂性息肉。
怎么看息肉会不会恶化?
1、看看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
大多数炎症性息肉是良性的,腺瘤性息肉是恶性的,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或B超来诊断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2、看看息肉的大小
一般来说,息肉越大,癌症的风险就越高。如果息肉小于1厘米,就不必太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定期进行随访。如果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则应通过手术切除,以避免癌症。
3、看看息肉的症状
想想你最近是否有不适症状,如便秘、便血、腹痛和腹泻;子宫息肉的症状是月经不规律、闭经和下腹痛;鼻息肉的症状是鼻塞、流鼻涕和流鼻涕;如有上述症状,需要去医院检查是否与息肉有关。
温馨提示
检查息肉时不要惊慌,先判断息肉是恶性还是良性。在某些情况下,息肉必须切除。70%~80%的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的,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是肠癌前病变。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肠癌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需要及时手术,以避免恶性变化。此外,息肉切除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好,手术后也有复发的可能性。手术切除后,每6个月去医院检查一次,看看息肉是否复发。同时,要做好生活调理,正确面对疾病,避免过度悲伤和焦虑,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息肉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