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斑、瘙痒,小心紫外线过敏
摘要:该病例中的患者,由于面颈部瘙痒、刺痛,继而出现片状红斑、丘疹,双眼不能睁开,口唇肿胀外翻,小腿处出现水疱等症状,选择来院就医。通过科学检查最终确诊为紫外线过敏。结合患者病情采取了药物治疗,经治疗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且恢复情况良好。
【基本信息】男,23岁
【疾病类型】紫外线过敏
【就诊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7月
【治疗方案】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复方甘草酸苷、醋酸泼尼松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7天,随访1年。
【治疗效果】经治疗后红斑、水泡消退,无瘙痒感。
一、初次面诊
2021年7月2日,一位年轻患者来到我的诊室。经过沟通得知,患者昨天在户外打篮球回家后自觉面颈部瘙痒、刺痛,继而出现片状红斑、丘疹,双眼不能睁开,口唇肿胀外翻,小腿处出现水疱,伴疼痛、烧灼感,衣物遮盖部位无皮疹出现。无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在家使用冰敷处理,但是效果不佳,现在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进一步了解,患者在无防护的基础下暴晒打篮球,发病前无用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也未过量食用过芥菜、茄子等光敏性食物。既往体健,无基础疾病史、外科手术史。我仔细为患者查体,面部、颈部、双臂肿胀性潮红丘疹、漫性斑片,无糜烂及渗出,双腿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水泡,触摸有痛感,后脑勺见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其上散在米粒、大小约绿豆般,疱液淡黄,疱壁紧张,部分疱壁松弛,尼氏征阴性,触痛明显,皮温高。从查体以及了解病史来看,我初步诊断为紫外线过敏。任何人都可以发生,是中波紫外线照射皮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长时间、高强度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就像强酸、强碱、农药等其他毒物一样,会让人中毒”。为了能明确疾病,我安排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疾病。
图一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为进一步诊断疾病,我安排患者完善了血常规和免疫系统蛋白的测定。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升高,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免疫系统蛋白检测提示总IgE呈阳性,提示机体存在过敏类型的疾病或者感染类型的疾病。再结合门诊的查体,可明确诊断为紫外线过敏。药物治疗上,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抗感染,盐酸西替利嗪片抗过敏,生理盐水湿敷红肿水疱处,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患处。嘱咐患者1周后来院复查。
图二 血常规检查
图三 免疫系统蛋白检测
三、治疗效果
患者规范用药,面部、颈部、双臂和后脑勺的红斑、丘疹、水泡明显好转,瘙痒感、灼热感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用药第7天,原有皮损处遗留暗褐色色素沉着斑,双眼可自由睁开,口唇肿无胀外翻,无瘙痒感、灼热感等不适。我告知患者黑色素沉着的治疗时间比较久,需要耐心。1年内的几次电话随访中,表示色素明显减淡,对治疗效果甚是满意。
四、注意事项
1.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瘙痒剧烈时可通过看书、写字、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安定情绪。
2.日光性皮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日晒,发病期间穿着宽松、吸汗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在正常饮食的同时注意营养搭配,多吃水果、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烤串、炸鸡、肥肉、辣椒等,有利于控制病情。可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冬瓜、马齿苋等。
五、个人感悟
日光性皮炎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后,暴晒处皮肤发生的急性光毒性反应,又称为急性日晒伤。患者皮肤常常可出现瘙痒、潮红、肿胀、灼热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严重时还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的治疗以主要是对患者皮损症状的对症处理。患者在本病发生后多需立即脱离晒伤环境,后续治疗视情况选择多种外用药物。
本文的主人公患者,因面颈部瘙痒、刺痛,继而出现片状红斑、丘疹,双眼不能睁开,口唇肿胀外翻,小腿处出现水疱来医院就诊,在门诊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经过一系列临床检查和医生判断,诊断患者为紫外线过敏。经药物治疗后明显好转,同时嘱咐患者外用物理性遮光剂或化学性遮光剂,如5%二氧化钛霜、二苯甲酮等,根据个人皮肤的光生物学类型及环境中紫外线的强度选择合适防晒指数的防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