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有2057万听力语言障碍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1.6%,其中30%-40%是致聋药物。目前已发现耳毒性药物100多种,常见类型如下:
氨基糖苷类抗素
如庆大霉、卡那雷素、新霉素、链霉素等。据相关统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约占近年来耳聋患者的1/3。这些药物不仅适用于全身,而且局部适用于中耳。
利尿药
如速尿、利尿酸、丁尿氨等,这些药物造成的听力损失多为双侧对称,常伴有耳鸣。
抗肿瘤药
有顺氯胺铂、长春新碱、氮芥等,可损伤内耳毛细胞,耳聋不可逆。
解热镇痛药
最常见的是阿司匹林,它会导致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大多是可逆的,但也会留下严重的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此外,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物,砷、铅、汞等重金属制剂,萘普生等避孕药物也会导致聋哑。
药物性耳聋与药物本身的毒性、剂量、疗程、年龄、个体差异、易感性和遗传因素有关。耳毒性药物主要损害内耳,使内耳细胞萎缩变性。有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如果耳鸣后及时停止,内耳损伤可以恢复,有些药物会导致不可逆转的永久性耳聋,如链霉素。
早期发现和治疗药物中毒性耳聋。
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听力下降的迹象时,可以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B,细胞色素C、辅酶A、治疗三磷酸腺苷,这些药物参与细胞代谢过程,维生素A还能促进神经上皮的生长,使听力保持稳定,不再下降。
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及时佩戴助听器,通过植入人工耳蜗可以改善严重耳聋患者的听力。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患者必须小心用药,不了解及时咨询医生,听取专家的建议,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九健康网络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