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息肉病等。病理上,其内容不同,有良性肿瘤,也有炎症增生的结果。但是,肉眼大致相似,这种意义不明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临床上重视大肠癌而忽视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倾向于恶化多发,成为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哪种类型的大肠息肉容易癌变呢?
大肠息肉的临床症状往往不明显,即使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也会因微而不典型而被忽视。一般来说,、大便带血、粘液血便来看病,常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病或痢疾,延误其必要检查。原因不明的便血和消化道症状者,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应注意进一步检查确诊。
警惕5种大肠息肉或致癌
1、儿童性息肉:2~8岁儿童发生的大肠息肉称为儿童性息肉。儿童性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有时排便时可从肛门脱出,排便后可缩回肛门内,反复出血会导致儿童贫血,影响生长发育。
2、乳头状腺肿瘤:多单发生,肿瘤体大,最大长达15厘米。这种疾病的症状主要是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或只有粘液排出。乳头状腺瘤的癌症率在20-30%之间
3、腺瘤样息肉:也称息肉样腺瘤,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但有一种遗传性家族性腺瘤病,又称“家族性多发性息肉”,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腺瘤样息肉的主要症状是出血。出血常附在粪便表面,颜色鲜红。长期慢性出血,可导致贫血,但80%以上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4、炎性息肉:炎性息肉又称假息肉,是肠炎炎性刺激引起的炎性反应增殖。
5、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大肠中最常见的息肉,呈肠粘膜小隆起,多无临床症状。
如何有效预防大肠息肉癌变
1、大肠息肉尤其腺瘤性息肉要定期复查肠镜。大肠息肉手术后,必须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肠镜检查,尽快发现病变,避免癌变。
2、积极治疗慢性腹泻,以免刺激肠黏膜。还要保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以免粪便长时间停留在大肠内,刺激肠黏膜。
3、合理饮食,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少吃肉类海鲜、煎炸熏烤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戒烟限酒。
4、不蹲下、屏住呼吸等以增加腹压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坐着,适当地进行少量运动,提高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尽量减少癌症的危险。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不要熬夜。此外,还要注意减少性生活,以免因性生活过频引起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