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多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白色念珠菌可以寄生在健康人肤、肠道和阴道寄生。孩子入口的东西不干净:乳具消毒不干净,乳母乳头不干净,照顾孩子的人不干净,孩子使用的东西被污染,抵抗力不足的新生儿和婴儿容易引起鹅口疮。
尤其是孩子自己会吃手、吃身边的一些物品,很容易使得鹅口疮反复感染发作。鹅口疮也见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孩子,也有的新生儿是经过产道分娩感染的。
鹅口疮的主要表现
1、此病初起时,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可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婴儿因疼痛烦躁,食欲差,哭泣,哺乳困难,伴有轻度发热
4、损伤的粘膜治疗不能立即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严重的病变蔓延到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和肺念珠菌病,呼吸、吞咽困难可以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引起败血症。因此,预防和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
A。所用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护理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清洁操作。哺乳者每次哺乳前,一定要用清水洗乳头,每天换内衣。儿童必须勤奋洗手,防止反复感染。
B。注意孩子的营养,对于长期腹泻,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的孩子做好预防工作。在疾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抗生素和激素的应用,避免体内菌群失调,造成真菌滋生。
C。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