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不一定会得痔疮,但痔疮是引起大便出血的常见原因。肛裂、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也可导致大便出血。
1、痔疮:痔疮包括内痔和外痔,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主要表现为排便时或排便后出血,血液多附在粪便表面,有时可滴落而下。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主要表现为肛门疼痛、肿胀、有异物感。当内痔发生嵌顿水肿时,还可出现剧烈疼痛;
2、肛裂:肛裂患者由于排便时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肛管皮肤撕裂形成小溃疡,从而导致大便出血。通常为鲜红色血液,并伴有明显疼痛症状。便秘患者还可能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患者由于肠道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可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破溃形成溃疡面,从而导致大便出血。一般为无痛性便血,颜色呈鲜红或暗红色;
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肠道黏膜发生溃疡性病变,可导致黏膜糜烂、坏死以及脱落等现象,从而引起大便出血。通常为脓血样便或果酱样血便;
5、其他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大便出血的症状。其中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或暴饮暴食等原因所致,可导致胃肠道黏膜损伤,从而引起大便出血。
如果怀疑自己存在上述疾病,则建议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