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右脚后跟部位疼痛,可能是过度行走、外伤、跖腱膜炎、跟骨脂肪垫萎缩、痛风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过度行走:如果患者长时间过度运动、走路或者是站立姿势不正确时,会导致足跟部位发生慢性损伤,引发红肿、胀痛等。患者可适当的卧床休息,减少长途行走的次数,同时进行按摩,按摩脚底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时间控制在30分钟即可。
2、外伤:如果在运动过程中遭受暴力或者是猛烈撞击之后,逐根周围的软组织,例如韧带、肌腱会发生损伤,甚至会出现骨折现象,出现红肿、胀痛、出血等症状。如果是在24小时之内,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对患处进行冰敷,能够减少组织液渗出,缓解肿胀。冰敷的时间尽量控制在10分钟,避免时间过长冻伤。24小时之后,可以使用40~50℃的热毛巾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热敷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如果出现骨折,需到当地医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或外固定手术治疗。
3、跖腱膜炎:是因发生在跖腱膜上的慢性炎症,炎症会侵袭到足跟部位的软组织,引发部局限性压痛、肿胀及发红等。可以遵医嘱使用强的松龙注射液、溴米那普鲁卡因注射液、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采取冲击波治疗,有助于刺激跟骨跖腱膜起点的愈合反应。生活中建议穿足跟厚、有缓冲的鞋子,或者在鞋子内增加足跟垫,以减少对足跟的刺激。同时还要注意足部保暖,通过泡脚、热敷等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4、跟骨脂肪垫萎缩:是因年龄逐渐的增加,会导致足跟部的脂肪垫发生萎缩,弹力下降,行走时会出现局部压力增大,足根部钝痛、发凉、麻木等症状。适当进行休息,也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也可采取热敷、按摩、烤电、理疗等,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从而缓解相关症状。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局部刺激,并注意保暖,以防复发。如果病情较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足底脂肪垫减压、足底筋膜减压、跟骨减压,以及相应的感觉神经切断等。
5、痛风: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或者是遗传因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或者是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综合征。当尿酸堆积在关节囊或者是关节处时,会出现关节处麻木、热胀等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降尿酸的药物治疗,如别嘌醇片、丙磺舒片、碳酸氢钠片等。
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存在痛风的疾病,应以低嘌呤的食物为主,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以免痛风急性发作,引发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