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胃部疾病的统称,可包括胃肠炎、胃溃疡以及胃黏膜脱垂等几种。至于胃黏膜脱垂,本质上是由于松弛的胃黏膜通过其他途径落入十二指肠引起的疾病。患上胃黏膜脱垂后会出腹痛、嗳气、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可通过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改善。但为什么会得胃黏膜脱垂?
得胃黏膜脱垂主要有四个病因,如下:
1、胃部疾病:受胃窦部炎症刺激,胃黏膜结缔组织会变得松弛。发展成为胃黏膜增生,直接造成胃蠕动增强。可造成胃黏膜活动异常,落入幽门区域而出现胃黏膜脱垂。
2、黏膜肌层功能不良:因为黏膜肌层功能不良,胃窦收缩时纵形皱襞无法正常工作,也因此导致收缩的胃窦落入幽门,从而引发胃黏膜脱垂,需通过手术措施即可改善。
3、恶性病变:胃黏膜如果是被恶性病变感染,会导致黏膜增生等问题形成。黏膜增生会影响胃黏膜正常功能,也因此推进胃黏膜落入幽门,而恶性病变引发的胃黏膜脱垂第一步是先治疗恶性病变部位。
4、黏膜隔:黏膜隔形成多数是在胃窦等区域,从而影响黏膜的逆行蠕动。黏膜隔会第一步将胃窦黏膜落入到食管道、幽门管等区域,引发疾病。
诱发胃黏膜脱垂除去以上四大因素,还包括情绪变化、化学因素、机械性刺激等因素。尤其是烟酒刺激较大,有必要注意。
胃黏膜脱垂发病多见于30到60岁成年男性群体。若不能及时治疗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胃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等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害很大,需采取针对性治疗。但该病与胃息肉等病征相似,要重视区分,发现胃部不适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