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一定要空腹吗?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要求提前就诊的病人,因为等待抽血一直不敢进食,饿得头晕眼花,浑身冒冷汗,随时有晕倒的风险。而大夫一看病人要化验的项目,发现进食根本不会影响化验结果,便马上嘱咐病人赶紧就餐。
那到底什么化验需要空腹?
什么化验进食不会有影响呢?
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验血要空腹!
影响目标化学物含量:
为了避免饮食等因素对血液内一些成分的影响。因为食物是由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运送到全身的,进食后,短期内就会对待测的目标化学物质含量影响显著。
摄入蛋白质类比如鸡蛋、牛奶、豆类、瘦肉等,会显著升高血液中肝脏生产的转氨酶,而这一指标是肝功能的典型反映指标;
如摄入嘌呤含量丰富的食物后比如蘑菇、海鲜等食物,血肌酐浓度会明显上升,而这个指标反映了肾功能的好坏;
摄入大量糖类如大米、面食,血糖会一过性升高,而血糖异常则提示被测者可能有糖尿病。
进食会使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浓度增高,进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观察模糊不清:
进食后,各种经消化后的食物乳糜微粒,会很快地被吸收到血液中,使血液显得浑浊,通常称之为“脂肪血”。同时,这也会让检查者无法观察清楚。
更加贴切身体状态:
一般清晨的情绪会比较稳定,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检测所得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
所谓空腹,是指晚饭后不再进食,第二天早晨不吃早点,在这种情况下抽血检查,效果较好。
但也有些化验是不需要空腹检查的,如血常规,唐筛及无创DNA等。也有一些激素类,它们在一定时间内浓度比较稳定,不受饮食的限制,比如检测早孕的血β-hCG、生长激素、肿瘤标记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