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游戏平台,电竞游戏平台(中国)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炎,怎么早发现?

发布时间:2020-11-2055814次浏览

在疾病的治疗中,越早发现、早诊断,对疾病的预后就越好,任何疾病都不例外,肝炎也是如此。尽管肝炎是一个比较广义的分类,但既然患病部位同为肝脏,所以在临床表现上也有一定的类似性,因此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肝炎,只要在早发现异常的症状,及时到医院确诊,就越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所以,当最近一段时间内,身体出现了乏力没劲,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突然变得不喜欢油腻食物、看见油腻的就恶心,腹胀,右上腹疼痛,大便不调,小便黄颜色像浓茶一样等症状时,在休息后仍然不见好转,在找不到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症状持续存在时,不要不当回事,要立刻去就医,请医生及时确诊是否患上了肝炎。

此外,如果是近半年内,曾与肝炎患者接触过;或者吃半生不熟的海产品;或输过血、用过血液制品;有不洁性交史;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接受过消毒不严格的纹身、针灸、拔牙、手术等情况,在出现了上述症状时,也要考虑是否已被传染的可能,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相关推荐

谷丙转氨酶多高是肝炎
谷丙转氨酶ALT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谷丙转氨酶正常值是0-40U/L,其升高提示肝脏功能异常,有肝炎活动。临床上一般把ALT血清值持续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定为肝炎。日常说的肝炎,一般是指病毒性肝炎,有传染性,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其中甲肝、戊肝为急性肝炎,转氨酶常显著的升高,但多能自愈。乙肝、丙肝和丁肝常可转为慢性,若不积极抗病毒治疗,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严格来说,不能仅依靠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程度,来判定是否存在肝炎,病毒性肝炎应该同时结合谷丙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及病毒学检查结果来确诊。因为其他非传染性肝病,也可以出现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如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癌。以及心肌梗塞的早期、心功能衰竭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此外,营养不良、酗酒、使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均可能使转氨酶有轻度的升高。生理状态下,如激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升高。因此,当发现转氨酶升高时,不能简单的诊断为肝炎,应该进一步追查原因。
语音时长 02:15

2021-07-09

88657次收听

肝炎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肝炎主要是因为肝细胞的损伤所致,临床最常见、最常用的检查方式就是肝功能检查。如果病人有肝硬化,还要做血常规检查确定有没有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的表现,还可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了解肝脏损伤的程度。另外,还要做病原学的检查。因为肝炎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如果怀疑是病毒性肝炎,要进行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如果怀疑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要做自身免疫力相关的抗体,比如线粒体抗体、抗核抗体。同时还要做影像学的检查,比如B超、CT、核磁等。观察病人肝脏有没有变大、有没有占位、有没有肝硬化,也可经过肝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如果要确诊病毒性肝炎的话,需要根据免疫学指标,比如乙肝患者,丙肝患者就需要检查乙肝5项,丙肝抗体,乙肝DNA,丙肝RNA等指标。
语音时长 01:23

2021-06-09

94697次收听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乙肝传染的途径第一是母婴传播,在中国是最常见的,它的传播主要是在孩子出生的过程中,病毒通过黏膜和皮肤的损伤感染胎儿,其他的传播途径就是血液和体液的传播,接触了乙肝病人的血液或者体液,可以传染。甲肝和戊肝这两型肝炎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传染,多是通过饮食或者饮水污染而传染,其他型的肝炎,比如丙肝、丁肝都是通过血液、体液、母婴途径传播的。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平时一定要做好隔离措施。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以及进行母婴阻断后,可减少乙肝病毒的感染。肝炎患者有可能会表现为面色发黄、浑身乏力,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等症状。要进行肝功检查,结果异常后进行病原学,影像学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给与治疗。
语音时长 01:12

2021-06-09

78475次收听

02:48
谷丙转氨酶高多少可以断定为肝炎
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是0-50,大于50就可以判断为肝功能的损害。这个值在每个国家以及每个国家不同时期都会有所不同。谷丙转氨酶实际上叫转氨酶,就是用来转化我们吃进去的蛋白质。转氨酶值的增高不是判断肝功能损害的绝对标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比值是判断重症肝炎或慢性肝炎的标准。谷丙转氨酶存在于细胞浆,谷草转氨酶存在于细胞核中。如果是肝脏出现炎症水肿,也会导致ALT大量释放到血浆中。
病毒性肝炎诊断依据
(一)临床分型1.急性肝炎 ①急性黄疸型;②急性无黄疸型。2.慢性肝炎 ①轻度;②中度;③重度。3.重型肝炎  ①急性重型;②亚鲑重型;③慢性重型。4.淤胆型肝炎5.肝炎后肝硬化(二)各临床型的诊断依据1.急性肝炎(l)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脂肪肝炎能吃维e吗
脂肪肝是一种因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的疾病,现在人们应酬多,喝酒也就多,时间长了就容易患上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的疾病,其通过改变日常饮食习惯可以达到预防和减轻脂肪肝的效果,那么脂肪肝炎能吃维e吗?下面针对此问题做以下介绍。
慢性肝炎患者不可营养过剩
蛋白质的代谢需要肝脏参与,如果摄入蛋白质过量,势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肝炎的病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很多人在生活中不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尤其是患有肝炎的患者更需要做到好的饮食,通过饮食能有效的缓解肝功能的病情,让肝炎得到更好的恢复,医生介绍说肝炎在治疗的同时掌握好的肝炎的饮食原则,那么肝炎的病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肝炎的饮食原则如下:1食量要恰当:肝病时消化功能减弱,食之过饱常导致消化不良
02:34
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肝炎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的疾病,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等,常见的肝炎病因病毒是最常见的引起肝炎的因素,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甲肝和戊肝这两种疾病,属于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比如食用不卫生或未煮熟的食物患上肝炎;乙肝和丙肝通过人体静脉途径导致肝损伤,常见方式如输血、手术等。长期酗酒、饮酒也是肝脏损伤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炎、酒精性的肝硬化,甚至肝衰竭都是具体表现。临床上还会出现药物性肝炎,可能是某些营养补充剂、草药、治疗药物导致的。引起肝炎的其他原因还有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行疾病等,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慢性肝炎能治好吗
慢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一大类疾病,是多种致病因素造成肝脏的炎症损伤,病史如果持续超过半年以上统称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上述慢性肝炎中部分预后是比较好的,但是目前仍然有一部分慢性肝炎属于难治性疾病。病毒性肝炎中的慢性丙型肝炎,大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可以达到治愈。酒精性肝炎通过戒酒,非酒精性肝炎通过控制体重、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及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通过停止肝损药物,再加上积极保肝治疗,多数可以治好。而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通过积极保肝、抗病毒治疗,只能控制病情,延缓病情进展,多数仍不能治愈。自身免疫性患者同样,仅能通过药物控制病情,而不能治愈。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0

57808次收听

肝炎手接触传染吗
肝炎不会通过手接触传播。不同的类型的肝炎,其传播传播方式不同。乙肝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乙肝是传染病,但这个病毒一般接触是不会感染的。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丙肝感染后一般不容易发现,很多人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完全没有任何不适。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病毒感染后通过人体大便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污染水、食物造成他人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都要注意洗手,做好手卫生。患有乙型肝炎后要规律治疗,避免劳累,避免饮酒,注意休息,规律治疗,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药物,定期复诊随访,有跟病魔抗战的信心。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05

57827次收听

02:45
乙型肝炎能根治吗
乙型肝炎可以表现为急性病毒感染,也可以表现为慢性病毒感染。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多发生在成人身上,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即使急性乙肝病人会出现明显症状,出现黄疸性肝炎表现,像乏力、纳差、尿黄,甚至转氨酶明显升高等,但是经过积极的治疗,95%都能够自然痊愈,只有5%的病人转成慢性。临床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治愈的可能性相当小。目前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干扰素类药物、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积极抗病毒治疗能够控制乙肝病情,患者肝功能症状,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保证病情不进展。但是目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真正达到乙肝临床治愈。
肝炎怎么治疗
肝炎发作早期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疗法,主要是通过肌肉注射或者是皮下注射干扰素,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外,如果肝炎早期患者,已经出现恶心等症状,还需要通过服用葡萄糖和维生素c,来缓解这些症状。如果肝炎患者的症状,已经比较明显,可以选择一般疗法,先通过适当的休息,让黄疽等症状明显消退之后,通过相关的饮食调理以及服用各类维生素来补充自己体内的水分,以及达到利尿排黄的目的。
03:52
慢性病毒性肝炎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乙肝,还有丙肝还有丁肝,如果不治疗,它会进展到肝硬化肝癌,肝硬化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另外一个就是腹水,反复的腹水,另外一个下肢肿,这也比较常见,还有一个肝性脑病,还会导致肝肾综合征,还有电解质混乱。
02:12
药物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一些药物本身就对肝脏有损害;另一方面是个体差异的原因,某些人对某一种药过敏,如青霉素,而其他人,不一定会有过敏反应,这就是与个体差异有关系。目前医疗还未达到能检测出哪些人过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