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预防,在某种意义上,必须大于疾病的治疗。疫苗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的发明之一,可以有效降低人们患特定疾病的风险。许多人注射疫苗后,可能会发生发热、哭闹、厌食、睡眠不稳定等不良反应,一般2天左右消失,无需特别处理。不要因为有不良反应而拒绝接种疫苗,否则会增加儿童感染的风险。
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该怎么办?
1、硬结
部分儿童接种白百破疫苗后,注射部皮下出现硬结,无压迫感是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2、腹泻
一部分孩子注射疫苗后,可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水样便,期间要合理补充水分。若腹泻严重或持续三天仍然没有好转,就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3、发热
其实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毒或灭活的细菌或病毒,进入身体后会提供免疫系统,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因此,一些儿童接种疫苗后发烧,发烧不超过48小时。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可以用温水洗澡,减少衣服,期间多喝水。体温超过38.5℃需要退烧药物,儿童注射疫苗几天后发烧、咳嗽、高烧不退,可能与疫苗无关,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4、局部红肿
注射疫苗后,对儿童柔软的皮肤造成轻微伤害,免疫系统刺激局部炎症,局部红肿,一般2~3天左右消失。红肿范围广泛且严重,需及时咨询医生并且带上接种证,如实告诉医生最近接种的疫苗类型和接种时间。孩子接种卡介苗出现红肿化脓是正常现象,出生后要及时接种,接种2~4周局部可出现红肿化脓、脓包溃破,然后结痂脱落成疤痕。期间不必擦药,也不用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即可。脓液流出时,可用棉或无菌纱布擦拭,不得挤压。等待痂皮自然脱落,不能提前用手扣,以免发生感染。
温馨提示
给孩子接种疫苗后不能立马离开医院,至少在医院观察半小时,没有异常情况后再离开。父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接种疫苗的利益比缺点大,不能完全拒绝。孩子最近一周吃药、发高烧、腹泻等,为了不加重不良反应,不能注射疫苗。打完疫苗后不能立马洗澡,以免引起注射点感染或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