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回答: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低下,在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后,不仅产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成人注射(2~5)X106单位干扰素后,3小时血清中干扰素活性开始测出,6小时达高位,48小时基本消失.目前可供临床选用的干扰素种类很多.例如国产重组IFN-α1型和IFN-α2型,的干扰能(IFN-α2b),罗扰素(IFN-α2a),惠福仁(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及组合干扰素等等.各种亚型的干扰素-α(含α1或α2或α2a或α2b)疗效近似;干扰素-β(IFNβ)也有相似效果,但它在肌肉组织中易被灭活.干扰素-β制剂进入血液后,稳定性差,确切疗效尚在观察中,但可作为干扰素-α的替代制剂.当前国内对干扰素-α各亚型制剂的活用较佳剂量为(3~5)X106单位/日,连续用1周后改为隔日或每周3次,肌内注射,疗程3~6月.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自1957年发现干扰素以来,已知晓干扰素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微生物按其结构,组成等差异,可分为三大类:①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细胞器完整.真菌属此类.②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滤器;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有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之.③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生核质,无核膜或核仁,细胞器不很完整.此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而自然形成的一组复杂的蛋白质.如果用医学上更为的说法则是:干扰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导剂,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调节,抗病毒和诱导分化作用. 干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对热稳定,4℃可保存很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其活性,56℃则被破坏,pH(酸碱度)2~10范围内干扰素不被破坏.人体自然就能产生干扰素,经一定的制剂加工过程也能制造成药物-干扰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