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应适当晚睡早起 养生牢记“六不”
关键词: #养生
关键词: #养生
天清地明,气候温和,植被萌发,杏桃开花...当这个地方给人一种清新清晰的感觉时,就是清明节。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业生产中有“清明谷雨相连,不要拖延耕种”的说法。那么清明后人们对日常生活和养生有什么关注呢?
清明节后,你应该晚睡早起
人们总是认为春分一过就正式进入春天,所以常说“俏春寒”。事实上,在气象学中,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气温)高于10℃,这意味着进入春天。每年清明节,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都会上升到12℃以上。可以说,清明节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关于春季养生,在《黄帝内经·素问》和《四气调神论》中非常清楚: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长的规律,人们应该晚睡早起,舒缓身体,让自己的精神随着春天而舒畅。这是养生的自然规律,违反了会伤肝。在这个季节,我们应该掌握春季气体上升和舒适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使其不断丰富,逐渐旺盛,避免消耗和阻碍阳气的情况。
当然,这里提到的晚睡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不是“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早睡晚起,适当的晚睡早起可以让人神清气爽。
清明时节养生要注意“六不”:
安静:春天自然阳开始上升,人体应该利用这种自然特征,关注阳,阳的关键是“移动”,避免“安静”,人们应该积极到户外锻炼,但老年人春季锻炼不太早,应该在阳光下锻炼,锻炼前喝一些热水、牛奶、鸡蛋汤等热汤,同时锻炼缓解。
不湿:卧室应每天中午打开窗户通风,床上用品和衣服应保持干燥透气,春季多穿棉质宽松衣服,可避免湿疹。此外,不要选择潮湿的地方锻炼,出汗后及时干燥。
不冻:春天气候忽冷忽热。要遵循“春捂”的说法,不要马上脱棉衣。换衣服的时候要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脱上衣,以后再减裤子。下半身宁热不冷,以助阳。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人和有痛经史的年轻女性,早春要尽量让身体“不冻不寒”。
不酸:春季饮食要“省酸增甘”,因为春季肝阳上亢,如果再吃酸性食物,很容易导致肝气过旺,肝气过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要避免酸。酸性食物包括羊肉、狗肉、鹌鹑、炒花生、炒瓜子、海鱼、虾、螃蟹等。吃甘温补脾的食物,多吃山药、竹笋、菠菜、枣、韭菜等。
不生气:春天是肝阳亢盛的时候,心情容易急躁,心胸开阔,身心和谐。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精神疾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不妄:老年人阳气相对不足,春天是养阳的好时机。如果他们情欲不振,性交频繁,就会耗气伤精,进一步损害阳气。因此,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在春天适当控制自己的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