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破坏可能是骨折、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腰椎结核、骨囊肿等引起的。应配合医生采取详细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骨折:一般是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导致腰椎部位发生骨折,骨质会遭到暴力破坏,可导致腰背疼痛、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为轻度骨折,主要采取保守治疗,进行手法复位,并使用石膏背心固定,严格卧床休息10~12周,休息时需要在腰椎下方垫枕头,抬高腰部,可促进静脉回流。若是严重骨折需采取手术治疗,例如椎体成形术、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等。
2、骨关节炎:由于骨质发生增生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炎症,随着病情加重,容易导致骨质破坏。一般在急性期时需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例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尼美舒利分散片等,有消炎镇痛作用。
3、骨质疏松: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发生疏松,可导致乏力、腰背疼痛等症状。治疗主要是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例如枸橼酸钙片、碳酸钙D3片、维生素D软胶囊等。
4、腰椎结核:由于腰椎部位受到结核分枝杆菌侵袭可引发病灶,持续性病灶侵袭容易导致腰椎部位骨质遭到破坏,患者可出现腰痛、乏力、消瘦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例如异烟肼片、利福平片、吡嗪酰胺片等。
5、骨囊肿: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因为外伤或炎症引起的,导致局部出现囊肿,当囊肿持续性增长时可能会压迫局部骨头,导致骨质变薄、骨质变形等,患者可出现腰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一般需要采取手术治疗,例如钻孔引流、骨囊肿摘除术等。
除此以外,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例如软骨肉瘤。平时应注意对腰椎部位的保护,避免过度受力,避免受到碰撞,饮食上也要增加营养。